【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天公布優良健康讀物,評審專家從500本參賽書籍中,選出88本包括婦、幼、老三代的健康好書,其中「元氣周報」專欄集結的《在地食材36》亦獲選推薦讀物。
台灣每年出版4萬6千本書,若以每人每天看書8小時計算,平均每本書的閱讀時間不到4分鐘。為避免民眾淹沒在龐雜的健康訊息,國健局每兩年都會公布健康好書推薦,希望在有限時間與金錢下,民眾能選擇有益身心好書閱讀,「身體健康可救健保。」副局長趙坤郁說。
聯經出版的《在地食材36》獲選今年度的中老年組讀物,書中以西醫、中醫及營養師的專業論點,介紹周遭易取得的食材,教導民眾如何挑選,烹飪出健康美味料理,相當貼近生活。
另外,擔任兒童及青少年組評審的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對於《這麼大,那麼小》的翻譯童書印象深刻。他說,有些事大人覺得孩子小,不可做;但有些事,父母又認為孩子長大必須自己處理,親子間的心理溝通其實很有趣。楊認為,每個人需學習健康知識,因為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者是自己,學校應該購買這些推薦好書。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