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
行政院的「長期照護服務法」已經出爐,最將在立法院討論。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說,長期照護所要服務的對象,大都是失智或失能,很多是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或神經慢性退化的疾病。卻沒有徵詢神經學的專科醫師,可能有失周延。
台灣神經學學會最近將行文給衛生署長邱文達,建議長期照護法最近在立法院討論時,能透過公聽會的方式,安排神經科的專科醫師說明,讓立法的條文,更符合失能失智者的需求。
巫錫霖說,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等,都是典型慢性疾病,病患都需要有人長期協助照護。對這些病患的生活需求,疾病療程,和生活需要那些協助,都需由神經內科醫師界定。若能有神經科的專科醫師參予,政院版「長照法」草案,應會比較完整。巫錫霖說,他看過長照法的草案,對於什麼樣的病患,需要接受長護,條列敘述不多。他說,若在立院審查時,能多參考神經專科醫的看法。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