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穀雨」氣溫變化無常 中醫建議避免吃這些食物為身體養生打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神經退化 開啟治療新方向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蛋白質群集被認為在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的致病機制扮演重要角色,中央研究院物理團隊發現影響蛋白質群聚的關鍵因素,可望為神經退化性疾病提供預防及治療新方向。

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女主角罹患小腦脊髓萎縮症,身體機能慢慢退化、使她無法享受正要飛揚的高中生活;電影《明日的記憶》中,主角得了阿茲海默症,最後連心愛的人也不認得,令人鼻酸。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小腦脊髓萎縮症、杭丁頓舞蹈症與額顳葉退化症等,都屬於神經性退化疾病,因蛋白質在腦部發生群集現象,使神經結構和功能逐步喪失,造成腦神經退化或死亡。

探討蛋白質群集現象的關鍵因素,是當前熱門主題。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統計與計算物理實驗室」研究員胡進錕與其研究團隊發現,蛋白質的「彎曲角」和「雙面角」是影響群集現象的關鍵。他們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蛋白質的簡化模型,發現彎曲角和雙面角呈現某種關係時,蛋白質特別容易群集。

胡進錕指出,找出蛋白質群集的原理,有助於釐清疾病的機轉與預防。他舉例,如果了解酸鹼值如何影響蛋白質群聚,說不定可以藉由改變飲食來避免神經性退化疾病,有效預防。

他表示,目前研究團隊先使用簡單的聚合物去理解、歸納一般性情況,之後會改進蛋白質鍊,加入親水、殊水、帶電等特性,讓電腦模擬更符合真實狀況。

胡進錕也與波蘭、越南和美國的科學家共同合作,相關研究結果已於去年刊登在「物理評論通訊」及「日本物理學會會刊」。

蛋白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