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熊迺群/花蓮報導】
健保局東區業務組統計花東地區高診次保險人多達935人,其中1名65歲的鍾姓婦女因兒子拒絕奉養,加上精神狀況不穩定,去年遊走各醫療院所就醫次數多達297次,直到健保局介入輔導,才大幅改善減輕醫療資源浪費。
健保局東區業務組長呂穎悟表示,以98年就醫次數超過100次的個案為例,截至今年10月底止,就醫次數已下降14.62%,開藥天數下降12% ,藥費下降12.15%,醫療費用約節省630萬元。
輔導的高診次個案中,65歲的鍾姓婦女在兒子年幼時離婚,後與他人同居,數十年來未關心兒子的生活,其同居人過世後,她要求兒子奉養卻遭拒絕,轉而投靠台東的弟弟,但弟弟的家人無法接納,她只好長期投宿台東一家民宿。
面對同居人過世失去依靠,又因家人拒絕奉養照顧,鍾婦精神狀況極不穩定,常遊走各醫療院所要求打針、拿藥幫助睡眠,去年就醫次數多達297次。
呂穎悟發現鍾婦就醫次數異常後,曾多次前往她居住的民宿訪視,發現鍾婦領取的藥物幾乎都未服用;民宿老闆娘也反映,鍾婦經常恍惚騎車出門,令人擔心,甚至不想賺她的房租,只希望能安排她找到安置處所。
經健保局東區業務組與鍾婦家人聯繫後,去年底協助安置在養護中心,由社工關懷和探視,結果今年至11月止,她就醫次數已降至48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