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活體肺臟移植有了重大發展!衛生署最近核准台大醫院活體肺臟移植人體試驗,手術對象為肺臟功能嚴重受損的小朋友或身材嬌小患者。由於肺臟移植手術危險性較高,預料未來可能多是父母捐出自己肺葉,以延續孩子生命。
目前台灣活體器官移植侷限在腎臟、肝臟,且這兩種器官都在腹腔中,取出容易。但肺臟位於胸腔內,如果要活體肺臟移植,勢必要切開胸腔、肋骨,手術複雜,危險性偏高,影響捐贈者意願。預估成人只要捐出一片肺葉就可救治一名病童,且不影響捐贈者性命。
台大肺臟移植團隊主持人李元麒表示,目前亞洲地區,只有日本完成活體肺臟移植手術。歷經許多動物實驗,台大醫院已擁有相關技術,未來只要有適合的個案,親屬家人願意捐贈肺葉,台大就可完成國內第一例活體肺臟移植。
為了擴大肺臟器官來源,台大醫院最近一兩來,致力於活體肺臟移植的動物實驗。研究團隊以豬隻為主,將先取出成豬的一片肺葉,再移植至小豬的胸腔內,累積完成了近40個實驗,術後情況良好。
台大醫院從1995年起,進行人體肺臟移植,迄今已協助67名末期肺病患者進行肺臟移植,今年適逢15週年,上午邀請目前國內存活最久的肺臟移植患者陳浮揚女士回院,共享重生喜悅。
李元麒指出,台大醫院近四年肺移植手術成功率為93%,術後追蹤兩年的存活率則為80%。所有移植肺臟來源都是腦死患者,由於取得不易,許多患者只能靠著呼吸器續命,等待善心者捐贈。
由於腦死肺臟來源稀少,李元麒強調,衛生署核准活體肺臟移植人體試驗,台大如果完成活體肺臟移植手術,就能增加活體肺臟來源,來挽救更多需要換肺的病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