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諮詢/美國耶魯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醫師劉沛昌、台中清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余興焜】
台南縣市10所高中2500多名學生昨天響應世界展望會飢餓30活動,學生在臉頰、頸部、手臂貼上「飢餓中」,在台南市區募款「傳愛千里」。
見(2010-04-26‧聯合報‧B1版‧大台南‧運動)
「餓死了!餓死了!」女兒跑進門,一面嘟嚷,一手就抓了桌上麵包往嘴裡塞。
「先洗手啦!」在後面追趕的老婆大人急忙擋駕,「餓一下不會怎樣啦!」
「餓就發昏了,就沒力氣了!」女兒一路推論下去,就變瘦了,然後就活不長了。「妳看,平平、安安都不吃,平平就撐不過冬天了!」平平、安安是她養的小烏龜,她的寵物、玩偶有了名字後,在我家們的地位就比我高了。
烏龜平平是餓死的?存疑!餓烏龜會短命?這個問號更大了。
看見1934年,克拉德‧麥凱還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當研究生,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餵實驗室的老鼠。
那年,麥凱好不容易有兩周的長假;可憐這些被關在籠子裡的老鼠,既不能自行出外覓食,就只能眼巴巴地等著粗心的主人歸來。
「沒餓死嗎?」女兒想起她的安安,她總是周末時,才想起要餵它們。還好,雖然已經餵得前胸貼後背,但是這窩鼠輩倒也「耐命」,竟就熬到麥凱回來還沒死,麥凱連忙又開始餵食。這窩老鼠也就活了下來。
沒餓死的活更久
一般實驗鼠很少善終的,不是在壯年時被解剖,就是被餵食很多有毒質,提早得癌症啦、中風啦,實驗者才能觀察它們罹病後反應,或餵食新藥後,藥效如何。「既然大難不死,那就乾脆養下來吧!」麥凱大發慈悲,並詳細紀錄這窩老鼠的生理狀況,並和其他得以善終的實驗鼠對照,結果頗讓他驚訝,這窩「沒餓死的」的老鼠比正常飲食的老鼠活得更長。這個意外發現也開啟限制飲食能否延長壽命的辯論。
「真的嗎?」原本想起平平安安,女兒就有些不安,剎那間,臉色的線條變柔和了,還隱約閃爍著一點欣喜、安慰的眼神。
不過,這畢竟是旁門左道,並未引起美國保守醫界的支持,一直沒有顯著研究進展。
直到1986年,才出現第一個大規模較有意義的研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沃爾福德發現比起攝食正常熱量食物的老鼠,只餵礦物質和維生素,以維持基本生命需求的老鼠反而可以保持著較年輕的外表、較高的活動力、較慢的老化及較少的老年病。更重要的是,吃不飽的老鼠較正常老鼠長達兩倍的壽命;麥爾同時在果蠅身上發現類似的結果。
限制熱量攝取
吃不飽,限制熱量攝取,似乎是延壽秘方。
這與慣稱的「低卡飲食」接近。當降低飲食熱量,但還不至於造成營養不良時,在某些動物及真菌的實驗中發現,卻能改善因老化造成的健康問題及減慢老化的進展。但是,靈長類動物是否也有相同的結果,還未有確切證據。
「那怎麼餓才對?」老婆大人耳尖,一聽可以變年輕,便急忙湊耳過來。
其實斷食或過度飢餓對身體反而有害,過度限制熱量的攝取會造成營養不良, 出現貧血,肌肉無力萎縮, 腸胃不適,膽結石,頭暈、嗜睡、惡心、腹瀉、便秘、易怒及憂鬱。在限制熱量飲食法流行的美國西岸,就有發生過人餓死慘劇。
至於怎麼降低飲食熱量?這些研究結果到底對靈長類或人有同樣效果呢?下期分解。
【2010/05/12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