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黃玉芳】
「奇怪,不是說健保放寬電腦斷層檢查的非離子顯影劑,怎麼檢查還是要自費?」不少民眾還是摸不著頭緒,其實門住診需電腦斷層檢查的民眾,估計仍有三到四成不適用,若擔心顯影劑的副作用,還是得自費才能「升級」。
健保局今年1月起,取消各醫院非離子顯影劑,每月給付不得超過檢查人次百分之十的限制,同時修訂給付標準,符合9種適應症條件的民眾不必自費。
不過仔細比對適應症,發現比過去還要嚴格,例如過去是「氣喘」,現在改為「氣喘急性發作期」、糖尿病患者超過五年,則改成「糖尿病合併心腎功能不全」、年齡大於72歲則是改成大於75歲等。
台北馬偕醫院放射線科主任楊斐適表示,主要差別在於取消每月10%的人次限制,但實際的給付對象更為嚴格。以其中一項心肺血管疾病來說,能符合條件者「大部分是住在加護病房的人」,平常能走的健康人,若有需要照電腦斷層,幾乎都無法符合給付條件。
健保局也統計,以97年一年門住診病患需接受電腦斷層的118萬人次中,估計有6到7成符合適應症,但其他3到4成的民眾若擔心離子顯影劑的副作用,還是得自掏腰包。
醫改會建議醫師為民眾安排顯影劑相關檢查時,民眾可主動發問,瞭解自己是否屬於適用非離子性顯影劑的九大高風險族群。
【2010/02/21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