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縣報導】
深夜時分,義大醫院手術房裡,一群歐美等國前來取經的外籍醫師,正聚精會神地跟著院長陳宏基學習腸道移植重建聲道手術,陳宏基傾囊相授,他認為,醫療國際化已是全球趨勢,教學相長,才能造福更多為疾病所苦的患者。
國內特有的菸檳文化,致口腔癌等頭頸部腫瘤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不少人為治病救命,不得不摘除咽喉,喪失進食及說話的能力。義大醫院院長陳宏基擅長食道及聲道重建顯微術,讓許多因病切除聲帶的人,重拾吃飯、說話的基本功能。
陳宏基的患者自體腸道移植重建食道及發聲技術,獨步全球,吸引不少國外醫師來台取經,義大醫院創辦五年來,前後培訓40餘名外國醫師成為「種子」,跟過他做臨床學習及基礎研究的外籍學生,來自英、美、巴西、比利時、香港及新加坡等地。
「美國發生911事件後,醫療產業產生很大的改變,現在的醫療已不能再侷限於本土,而需跨足國際」,陳宏基說,台灣無法自絕於全球化競爭之外,不但需接受外國人取經,也應赴海外學習,雙向交流,才能讓醫療品質更加提升。
來自英國的女醫師說,這趟台灣行讓她見識到各種不同的皮瓣移植手法,在他們國家,這種手術難得一見,她會鼓勵更多同業來台灣學習。
陳宏基的整型專業,師出知名顱顏重建醫師羅慧夫,他則將「重建術」發揚光大,走出自己的另一條路,揚名世界。
【2009/05/2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