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專題報導】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結核病可說是人類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雖然醫學進步,結核病卻始終無法在人類歷史中絕跡,台灣每年新增肺結核患者1萬2千人,結核防治,仍待努力。
防疫種子 從校園宣導
今年世界結核病日的宣導主題是「結核hold得住,向傳染說不!」鼓勵每人都要當防疫種子,尤其民眾對校園結核病疫情不暸解,常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因此今年以校園學子為主要宣導對象。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宣布,4月起將擴大「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計畫」執行對象。
去年底,疾病管制局針對1079位18歲以上民眾調查,84%認為結核病防治很重要,但知道結核病是法定傳染病中病例數最多者,只有35%,知道「七分篩檢法」可自我檢測結核病者,僅有兩成。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強調,結核病人只要依醫師指示,規則服藥2周、痰檢驗呈陰性後,就不具傳染力,接下來持續服藥6至9個月,即可治癒。
親密接觸者中,若被診斷為潛伏結核感染者,也無須驚慌,只要依醫師評估進行預防性投藥,就能有效減少日後發病機會。
周志浩表示,過去只針對13歲以下,與結核病患相處的親密接觸者,進行免費預防性投藥,從2008年至今,累計7千多人受惠。
4月起,只要民國75年1月1日以後出生,26歲以下,皮膚結核菌素測試呈陽性反應,經「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合作醫師」評估需預防性投藥者,就可免費投藥9個月。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蔡熒煌指出,俗稱「肺癆」的肺結核,分成開放性與非開放性,具傳染力的開放性肺結核,約占國內肺結核患者8成。署立彰化醫院胸腔暨重症加護中心主任黃依文表示,非開放性肺結核者雖有久咳不癒、不明高燒等症狀,胸部肋膜等處也可能有結核桿菌引起的病理表現,但痰沫不帶病菌,不會傳染他人。
健康成人被結核桿菌感染後,一生約有10%機會發病;13歲以下兒童,免疫力較差,平均餘命比成人長,若遭感染,一生約有30%機率發病,風險比成人大。
萬一確診 別擅自停藥
黃依文指出,確診肺結核,必須仰賴驗痰、胸部X光與臨床症狀。胸部X光等正常,但皮膚結核菌素測試陽性者,屬於潛伏感染者,需接受預防性投藥。一旦被確診為肺結核,應服藥6至9個月,避免任意停藥,以免抗藥性菌種出現。
結核病7分篩檢法
咳嗽兩周:2分
咳嗽有痰:2分
胸 痛:1分
沒有食欲:1分
體重減輕:1分
●無症狀者以0分計算
●若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者,建議趕快赴胸腔內科檢查
結核預防性投藥
●藥名:Isoniazid●(敵癆剋星)
●副作用:少數服藥者會有肝臟發炎、手腳麻痛、皮膚搔癢、起疹等不適。
●注意事項:不可隨意停藥、反覆停藥易有抗藥性疑慮。停藥逾2個月,整個療程需從頭開始。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管局、台安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憲林、署立彰化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依文
結核Q與A
Q同住的家人或同校、同班同學有肺結核,我也會得病嗎?
結核病接觸者若遭感染,終其一生約有5%至10%的發病機率。
一旦家中或工作、學校等場域,出現肺結核確診患者,衛生單位會針對同住親友等,在傳染期間每天接觸患者逾8小時,或患者發病前3個月內,累積接觸逾40小時以上的同學、同事等,列為篩檢對象,進行胸部X光檢查與皮膚結核菌素測試。
若胸部X光正常,皮膚結核菌素測試陽性,屬於未發病的「潛伏感染者」,需接受預防性投藥。若胸部X光發現結核病灶,檢驗痰液又驗出結核桿菌,表示患病,必須視同肺結核患者,接受治療。
Q潛伏感染者為何也要吃藥?跟真正的結核患者有何不同?
潛伏感染者的皮膚結核菌素測試為陽性,表示過去曾接觸過結核菌,免疫系統才會有反應,但並不代表感染結核病,也稱不上是肺結核患者。
受結核桿菌感染,一輩子約有10%發病,發病前給予預防性投藥,能有效降低約9成發病機會,投藥時間須9個月,不應中斷。
Q肺結核患者為何容易服藥中斷?
對必須服藥的肺結核患者來說,服藥可能帶來肝功能指數飆高、皮膚搔癢、惡心等副作用,服藥時間至少6個月。
若有副作用導致不適,可與醫師討論,不該擅自停藥,以免治療必須從頭來過,又面臨抗藥性菌種出現的危機。
Q跟肺結核患者共吃食物,會被傳染嗎?
機率不高!結核桿菌透過空氣散播,開放性肺結核病人高聲講話或咳嗽、打噴嚏時,可能將含結核桿菌的痰液飛沫,散到空氣中,造成傳染。
若與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共吃食物,其唾液或飛沫就算有細菌,掉入食物又吃下肚,病菌進入氧氣含量少的腸胃道,不利於生存,感染機率不高。但仍建議與患者分開進食,以免病患用餐時因說話、咳嗽散播病菌,造成傳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