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呼吸胸腔

測睡眠呼吸中止 用這個不用再去醫院睡一晚

透過貼片、運動衣、手環、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傳送患者的呼吸、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協助醫師判讀患者的狀況,準確率高達八成,是未來的趨勢。記者彭宣雅/攝影
透過貼片、運動衣、手環、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傳送患者的呼吸、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協助醫師判讀患者的狀況,準確率高達八成,是未來的趨勢。記者彭宣雅/攝影

檢查是否呼吸中止,需要到醫院住一晚,全台灣約有200床睡眠檢查床,大多集中在醫學中心,但粗估患者約有總人口數的10%,要排到檢查至少半年至九個月。現在可以透過貼片、運動衣、手環、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傳送患者的呼吸、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協助醫師判讀患者狀況,準確率高達八成。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表示,要了解呼吸中止狀況,現階段要到醫院睡一晚,整個檢測流程至少要六小時。但在醫院檢查,環境改變,身上要貼許多貼片,患者通常睡不好,因此檢查結果嚴重被低估;對患者來說也不方便,且以雙和醫院為例,睡眠問題要能在醫院檢查,至少要排九個月才能檢查到。

透過貼片、運動衣、手環、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傳送患者的呼吸、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協助醫師判讀患者的狀況,準確率高達八成,是未來的趨勢。圖為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記者彭宣雅/攝影
透過貼片、運動衣、手環、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傳送患者的呼吸、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協助醫師判讀患者的狀況,準確率高達八成,是未來的趨勢。圖為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記者彭宣雅/攝影
劉文德表示,北醫現在有些心血管患者的照護,都靠遠端監控協助,將來睡眠檢測,也將會從到醫院睡一晚,改為用攜帶式裝置檢測,但現在仍在測試階段。

劉文德表示,通常排檢測的標準,在於測量患者呼吸停止與呼吸不足的指數(AHI),若睡眠一小時5次以下為正常,5至15次是輕度,25次至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通常中度以上需要治療。他曾自己用機器自我檢測,一小時有20多次,但在醫院檢測卻只測出3次,環境使檢測失準。

現在科技研發許多攜帶式裝置,比如用手按壓手環,可以傳送心電圖的資訊、心臟跳動的頻率;或者在運動車衣上多裝一個感應器,可以監控患者運動狀況,準確高達八成,也可以減少患者的不便,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與趨勢。

睡眠呼吸中止症 穿戴式裝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