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陳伯伯住在屏東,經常感到頭昏無力、走路會喘,到醫院檢查後發現陳伯伯心跳速率低於正常值,被診斷為「心搏過緩」,為了避免後續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醫師建議陳伯伯安裝心臟節律器。原本陳伯伯很擔心,害怕手術併發症風險、術後修復時間長、往後行動可能會受限,但醫師說現在有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可以解決陳伯伯的疑慮,而且不用跑到都會區的醫院,在屏東當地就能擁有新型醫療產品的選擇,享受優質的醫療照護。
像陳伯伯這類病理性「心搏過緩」的患者,以熟齡族居多,通常與上了年紀心臟功能退化、藥物反應、心律不整相關。屏東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鄭錦昌呼籲,「現在有很多智慧裝置可監測脈搏,也可用血壓計測量心律,若每分鐘心律低於50下,建議到醫院找心臟科醫師做心電圖檢查或配戴24小時連續監測儀,因為一旦心跳停止3秒以上,會造成活動上的障礙,甚至還會有昏厥、死亡等危險。」
一旦確認病人屬於病理性的「心搏過緩」,表示病人心跳過慢,心臟無法將身體所需的養分與氧氣輸送至全身,輕則會有頭暈、虛弱的狀況,重則有昏厥等致命風險,通常醫師會建議植入心臟節律器,仰賴心臟節律器輸出電流,以刺激心臟肌肉,維持心律穩定。
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技術成熟傷口小
除了傳統的心臟節律器,現在病患還多了一項新的選擇,新型節律器體積小、無導線,可縮短恢復時間、減少手術併發症,對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
新型節律器專家林彤宥醫師,是屏東優先拿到心律醫學會以及健保署認證裝置資格的醫師,自創院以來,屏東榮總已是屏東地區,執行多數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醫院。林醫師解釋,傳統節律器需開一個5-6公分的傷口,把傳輸電流的導線透過鎖骨下靜脈,固定在心房與心室中,再將節律器的電池放在皮下的筋膜層,手術時間需2-3小時。而新型無導線節律器直接將導線和電池合併,大小如一顆膠囊,可採用心導管的方式,從股靜脈把無導線節律器植入並固定在到右心室內,手術過程大多只需1小時內。
在預後方面,傳統節律器術後一個月之內,為預防導線移位,開刀側手臂不能做太大的動作,且電池放置於胸前皮下位置,不少患者反應有異物感,同時傳統手術傷口較大,感染風險高,對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礙、傷口癒合緩慢的患者較不友善。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不會在胸前留下傷口,因此不會產生異物感。也由於沒有導線的植入,也避免了相關的長期併發症。此外,傷口較小,感染風險也較低。術後運動限制與洗澡的限制較少,病人的生活能迅速恢復,生活品質得到顯著的提升。
林醫師提及,「國外自2013年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問世以來,已有10年研究數據顯示,無導線節律器安全性高,手術過程造成血管的併發症小於5%,安裝後脫落的機率小於0.1%,顯示技術已相當成熟。」
預後可正常運動,且撞擊耐受性高
至於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是否可申請健保給付?林醫師說明,健保自110年已有條件地將無導線節律器納入健保給付中。若是臨床上證明,雙側鎖骨下靜脈均不適合植入導線。例如一側放置人工血管、另一側存有洗腎廔管之病患等,通過事前申請可獲得全額健保給付。有些病患雖然不符合給付條件,但是在多方考量下,也有患者願意自費使用新型無導線節律器。
最讓林醫師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曾有一位病患因心臟已開過兩次刀,為了減低心臟的負擔與減少手術的風險,選擇自費安裝無導線節律器,結果術後不到兩個月,他意外出了一場車禍,駕駛座的安全氣囊爆開撞到胸部,倘若當初他裝的是傳統節律器,電池遇到撞擊可能會被撞壞及感染的風險,還好他當初選擇的是裝在心臟裡的新型「小膠囊」,遇到撞擊時有肋骨保護,不易損壞。另外,還有一位阿嬤為了維持運動習慣,一樣選擇自費安裝新式無導線節律器,術後可以維持打高爾夫球的習慣,也可以吊單槓、重量訓練等手部大動作的運動,不會有任何限制。
「以目前屏東榮民總醫院接受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自費置放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且根據術後追蹤訪問,病患都認為生活就像手術前一樣沒有受限。」林醫師說明,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必須從大腿鼠蹊部位置進行置放,除了少數病患下肢靜脈沒有通路可走,或鼠蹊部曾接受手術併發感染,否則大多數情況下,若是符合適應症,都可以接受新式手術。
新醫療之光!屏東榮總完整移植高階醫療團隊
鄭錦昌主任指出,過去屏東病患需要到高雄,才能進行高階手術,有鑑於心臟問題越來越普遍,屏東榮民總醫院從開院時就特別重視心臟內外科,將高雄榮民總醫院整套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檢查室等,整套完整移植到屏東,成為屏東心臟科指標醫院。
除了傳統手術之外,屏東榮總醫療團隊也專精於微創手術,像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心房或心室中膈缺損,都可用新式微創手術治療,包括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等都是目前最新發展的技術。裝置心臟節律器的病患,術後需要每半年進行追蹤檢查,屏東榮總提供公立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完善的術後追蹤服務,屏東鄉親可以免去舟車勞頓的不便,在地享有全方位、高品質且專業的照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