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男性因罹患心臟衰竭,體力大不如前,活動時也越來越容易喘,嚴重影響日常作息,讓他對生活產生倦怠感,所幸經復健科醫師積極規劃心肺復健運動,並安排「離心型腳踏車訓練」後,大幅強化心肺適能,體能漸佳。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醫師周立偉說,醫學上並無「治癒」心臟衰竭的特效藥,患者除了需定期回心臟科追蹤之外,透過心臟復健更是治療中很關鍵的一環,雖然門診復健有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但這類患者因為心臟功能受損,危險度高,不適合在家中自行訓練。
因此在醫院訓練,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可為病人量身訂做安全且有效的復健計畫,及時監測運動狀況,避免因強度太強而導致心律不整、心肌缺氧等危險情況,抑或是強度太弱也沒有訓練效果。加上新的離心訓練模式,能有效降低訓練過程中的不適,患者也更樂於接受復健治療,增加自信心。
他說,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氣喘等,出院後的前三個月是心肺復健最重要的黃金期,建議患者及家屬能在這個時期能透過積極運動復健,將心肺耐力拉到最好的狀態,才能循序漸進,回到原來生活步調,避免後續病情惡化。
亞洲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黃郁潔說,當肌肉收縮時,靠近身體稱為「向心」,會讓肌肉縮短,相對的,遠離身體時則稱為「離心」,會讓肌肉拉長,前者像是舉起東西,肌肉會往內縮短,後者像是緩緩放下東西,肌肉會往外拉長。與一般向心運動相比,離心運動對於心臟的負擔較低,能有效減少心肺功能的負擔,不易如向心運動那樣容易使人感到疲倦。
以離心腳踏車為例,不僅能幫助肌肉強健,還能提高有氧適能,增進身體機能,對於容易喘或是沒有多餘體力進行傳統向心運動的老年人或心肺疾病患者來說,離心型運動是一個有效且較舒服的運動訓練模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