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心臟主動脈剝離 死亡率高
心臟主動脈剝離是急診外科最緊急的手術之一,死亡率相當高,如主動脈受到影響,發病後48小時內,每隔一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1%。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洪惠風表示,有心臟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務必嚴格控制血壓,降低發病機率。
除了控制血壓,心臟學會介入性心臟學委員會主委謝宜璋說,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應養成清淡飲食習慣,適當運動,避免飲酒及食用偏辛辣食物,也不要突然用力,搬重物,這些都可能導致血壓突然上升。
洪惠風指出,引起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壓,如血壓太高控制不好,血管中間的主腔一旦剝離,血管就會變形影響分支血流,必須立即就醫。
另外,引發心臟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還包括先天性蜘蛛人症候群、先天結締組織病變等。前者病患體型異常瘦高,通常不知道患有先天疾病,如突然發病,死亡率極高。
洪惠風表示,門診觀察,如果父母高血壓、患有主動脈剝離,子女都要有所警覺,積極控制血壓。建議這類民眾血壓應該控制在135/85之內,如曾罹患主動脈剝離,更應控制在120/70下,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急重症發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