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靜脈血栓也可能發生在腸道,由於不易發現,常造成緊急狀況,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說,血栓脫落在腸內,也就是所謂的腸中風,死亡率高達九成。腸內血管堵塞可能造成腸子壞死,易引起敗血症與多種器官衰竭。
許喬博曾為腸中風的患者手術,一位80歲老太太,在心房出現的血栓掉落到腸內,造成上腸細膜動脈栓合併缺血性腸炎,出現腹部疼痛、血便等症狀,也就是所謂的腸中風,透過物理抽吸微創手術,才將血栓清除。
許喬博表示,物理抽吸手術是透過導管,可清除血栓九成以上,效果優於傳統手術或血栓溶解劑,但時機非常重要,需在血栓形成兩周內執行,超過兩周,效果便有限。除了物理抽吸手術,血管栓塞也可透過口服抗血凝劑、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手術等方式治療。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