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李先生年初突然發燒、四肢無力,起初以為感冒,一周內卻意識模糊,後來才知是細菌侵入心臟,引起心衰竭。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的細菌性心內膜炎,因細菌侵犯心臟瓣膜,導致瓣膜出現細菌贅生物,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全身,一旦阻塞血管恐引發中風。李先生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幾乎已被細菌「吃掉」大半。
事實上,心臟肌肉像溜滑梯,細菌難附著,因此心臟的四個瓣膜易成為細菌攻擊的地方。國泰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侯紹敏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引起,尤其免疫力低或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的人,可能簡單牙齒治療就會感染。但李先生最近沒做過口腔治療,心臟仍受細菌感染,侯紹敏坦言很少見。他說,常見感染途徑是牙齒治療或藥癮注射,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黏膜,隨血液循環感染心臟。
58歲的李先生曾從事文具倉儲,且有菸酒習慣,每天至少喝一瓶烈酒、三包香菸。他說,可能工作沒戴口罩,加上菸酒導致免疫力下降,「以後不敢碰菸酒了。」
長庚醫院心臟外科臨床教授林萍章表示,心臟有四片瓣膜,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最易受細菌感染,尤其二尖瓣感染率最高。他說,細菌染感可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心肺衰竭,且瓣膜上贅生物大於1公分,就需開刀治療。
李先生是國泰心臟外科成立來,第8千名開心手術成功病例。侯紹敏說,瓣膜受破壞而需置換的患者,死亡率達15%。因抗生素治療容易產生抗藥性,建議病患勿聽到手術就放棄治療。
侯紹敏表示,細菌破壞心臟瓣膜僅需一、兩星期,如果發燒、胸悶、氣喘症狀無好轉跡象,應由心臟科醫師判斷是否罹患細菌性心內膜炎。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