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何季麟 /彰濱秀傳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
7個月大的小芸(化名)又因感冒發燒及細支氣管炎住院,出生至今,進出醫院多次。小芸出生後不久,即經彩色杜普勒超音波發現,患有開放性動脈導管。
動脈導管在胎兒時期連接主動脈及肺動脈,應在出生後一周至一個月內,完全閉合。但每月追蹤,小芸的動脈導管並未像其他寶寶一樣逐漸閉合。7個月來,已多次因感冒發燒及細支氣管炎住院,胸部X光片也顯示,心臟擴大,有輕度心衰竭現象。
為了小芸的健康著想,向父母說明治療的必要後,在她病情穩定後安排心導管治療,以兩個螺絲圈,塞住幼兒的存開性動脈導管。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從腹股溝打個針孔般小洞,將心導管從腿部血管伸進動脈導管,再放置螺絲圈將動脈導管塞住,傷口小,疼痛少、不用拆線,不留疤痕,術後復元情況良好,隔日即可出院。之後經門診追蹤,小芸心臟恢復正常大小,胃口變好,體重也顯著增加。
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心室中隔缺損、心房中隔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名列第三,發生率約千分之一,並不少見。症狀輕重與導管大小相關,通常會出現連續性心雜音;輕微的動脈導管雖無明顯症狀,但有感染心內膜炎危險,大的動脈導管易引起呼吸急促、發育遲緩、心臟擴大、經常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嚴重者易引發心臟衰竭合併肺動脈高壓,有生命危險。
雖然許多家長希望藉由等待讓動脈導管自然密合,但因等候期仍存在感染等風險,對於心衰竭明顯者,新生兒時期即可開刀;若經醫師評估,認為難以自然癒合,可等待者則3至6個月大以心導管治療。所幸現在開放性動脈導管已可用心導管手術處理,幼兒手術後多可恢復健康,建議家長積極面對。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