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永順/嘉義報導】
中風、頭部外傷及剛動完腦部手術的患者,顱內壓上升與後續復原有密切關係,嘉義基督教醫院醫護人員照護發現,身體、管路擺放及床頭升高幅度是重要關鍵,並以臨床經驗與創意設計出病床角度尺、頭頸固定枕,讓昏迷待醒患者的安全更添保障。
神經外科醫師黃國倉指出,一般人正常顱內壓在0到15mmHg,但中風、頭部外傷或剛動完腦部手術患者,顱內壓上升幅度關係到復原狀況或後遺症,如上升到25mmHg顯示患者腦部可能受損,一旦升到40mmHg 且合併瞳孔放大,就有生命危險。
他說,醫護人員面對類似患者,必須仔細控制顱內壓上升幅度,實務發現手術及藥物治療外,護理照顧的身體擺位、管路放置及床頭升高幅度,是控制顱內壓關鍵,醫護人員開發出病床角度尺、頭頸固定枕,維持患者頭頸部正確擺位,去年獲得醫策會醫療品質獎的潛力獎、金創獎肯定。
「病床角度尺」是以色筆及量角尺在硬紙卡標示角度,以木片固定在床邊,隨著床頭上升,螺帽會指出床頭上升角度,醫護人員清楚看出抬高床頭角度,不會發生角度模糊狀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