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據統計,國內腦中風患者每6人就有1人因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病患需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目前常用抗凝血劑香豆素效果不錯,但易與食物或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醫師提醒患者勿任意用藥,以免降低藥效或增加出血風險。
72歲張太太,因心臟劇烈跳動,常聽見極大心跳聲,某日陪同罹患嚴重高血壓的先生就醫,偶然詢問醫師,做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心律不整。後來張太太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但有時忘記吃藥,加上過度勞累,八年內兩度中風,一度無法站立、話講不清楚,接受半年以上復健治療,情況才逐漸好轉。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說,心房顫動、心律不整會導致血流紊亂,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而產生血栓,目前不少患者常服用香豆素預防血栓,但抗凝血劑易與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使用者不可不慎。
63歲林先生,12年前進行二尖瓣膜置換手術後,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血栓,前陣子伸懶腰時,不慎扭到背部筋絡,他吃了三天消炎止痛藥,某日刮鬍子受傷,半夜醒來竟發現下巴血流不止,後來到醫院抽血檢查,抗凝血指數超過正常值三倍,右側背部有大片瘀青。
原來是消炎止痛藥與他來服用的抗凝血劑產生交互作用,影響凝血。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表示,心房顫動患者使用香豆素,抗凝血效果優於抗血小板劑,但香菇、木耳、當歸或消炎藥等食物或藥物會與抗凝血劑產生交互作用,造成凝血指數攀升或增加出血風險,患者應盡量避免,以免發生危險。
醫師建議,民眾平時若服用抗凝血劑,勿隨意使用清血化瘀、通血路藥物,飲食方面需維持定量,勿任意增加或減少食物,且應配合醫囑、避免血壓太高,一旦有其他疾病就醫,需告知用藥資訊,協助醫師開立處方,以免引發藥物交互作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