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心臟基金會昨天表示,心臟病是國內婦女最大死因,但有三分之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症狀不明顯,甚至與更年期症狀混淆,且多數婦女經常硬撐、隱忍,往往延誤就醫。
今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今年主題是「全球護心‧家家齊心」,強調照護女性心臟健康,並以家庭為單位,呼籲全世界共同防治心血管疾病。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指出,女性十大死因中,三成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高血壓有關,要防治心血管疾病,首應遠離肥胖和拒菸。心臟基金會副秘書長程俊傑也說,女性更年期後,由於荷爾蒙分泌改變,冠心症發生率驟增3倍,更應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程俊傑也提醒,女性心臟病症狀多元,往往較少出現胸痛,而是以頭暈、盜汗、焦慮、失眠甚至惡心、脹氣等症狀表現,常與更年期症狀相混淆。另外,女性常因忍耐力較強,通常到院較晚,無法及時得到治療及照護。
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強調,心臟病主要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護心要適度運動、遠離菸害、平時注意血壓和膽固醇數值、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食品及魚肉、限制食物中的飽和脂肪,每天鹽分攝取少於6公克、放鬆調適以緩和壓力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