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案例故事:color="0074ad">
70歲陳媽媽,25年前因開刀輸血救了命,她即一直捐血報恩,已捐全血達151次。因逾齡,她常吃葡萄保持體力補血,上月完成人生倒數第二次捐血,8月是最後一次,她說「感覺很失落」。
21~30歲 捐血比率最高color="0074ad">
根據捐血中心的規定,符合捐血條件的年齡,需為年滿17歲至65歲,年齡太低或太高者即使想捐血,也會被剔除在外。
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林國信表示,國內的捐血人如果依年齡層區分為17~20歲、21~30歲、31~40歲、41~50歲、51~65歲加以分析,其中以21~30歲占捐血人數比率最多。至於職業別,學生族群和軍人是捐血的大宗,因此一旦遇到寒、暑假,因學生返鄉或出遊,捐血的人變少了,難免會有血荒發生。
乳糜血 未必肥胖才有color="0074ad">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國人營養過剩,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全台各地捐血族群中,被篩檢出有乳糜血的比率一度高達5%,以台北捐血中心為例,95年因此無法全血使用的血袋就高達2至3萬袋,其中不乏來自年輕族群所捐的血。
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表示,有乳糜血的人無法從外觀判斷,不一定是肥胖者,但捐完血經過離心後,上層的血漿呈現混濁的乳白色,代表血液中含有高量的乳糜微粒,因此稱為「乳糜血」。
由於乳糜血會造成輸血病人的肝功能指標出現異常偏高現象,也可能導致微血管堵塞,因此不能直接輸全血給病人,只能使用離心後的紅血球濃厚液,而把有明顯乳糜現象的血漿銷毀,殊為可惜。
吃清淡 不要飯後捐血color="0074ad">
事實上,有人在捐血前先飽餐一頓或者喝酒,甚至僅喝一大杯米漿,都可能在血液中出現過量的乳糜微粒,因此,捐血中心提醒,平常多吃清淡食物,餐後3至4小時才捐血,一旦有進食高油脂食物的習慣,則至少餐後間隔6小時再捐。
尤其是上次捐血檢驗報告出現乳糜血的提醒註記,在下次捐血時,最好選擇有血液離心設備的捐血站,可當場抽一管血,快速檢驗,確定當時沒有乳糜血現象,才適合捐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