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找上門 四成渾然不知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理想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一百廿、舒張壓八十毫米汞柱以下。但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指出,台灣四百三十萬高血壓患者中,男性僅兩成一、女性兩成九控制在收縮壓一百四十、舒張壓九十毫米汞柱以下的目標值。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委員會主任委員江晨恩表示,台灣有四成患者,沒有量血壓習慣,「只知存款數,不知血壓值」,渾然不知自己有高血壓。他提醒,七成的初次心肌梗塞、八成的初次中風與九成的心臟衰竭等,都與高血壓有關;呼籲男性四十五歲、女性五十五歲後,應該每天在「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
江晨恩解釋,清晨因血液凝固度高與交感神經刺激,血壓變化劇烈,晨間血壓若飆高,易中風;夜間正常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應比日間減少百分之十至廿,但此時血壓若過高,引發心血管、中風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昨天是世界高血壓日,最近參與電影「青春啦啦隊」演出的彩霞奶奶,應邀現身說法。以前最愛吃醃蘿蔔等「重鹹」食物的她,十多年前因「太陽穴不明抽痛」就醫,發現收縮壓飆到一百七十毫米汞柱,才開始認真控制血壓。
陳志鴻提醒,已有高血壓者,得先把血壓控制在收縮壓一百四十、舒張壓九十毫米汞柱為目標;而對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高危險群者,則要降到收縮壓一百〺、舒張壓八十毫米汞柱,才算合格。
江晨恩也提醒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不得超過六公克,酒精飲用也不能超過〺公克。
另建議患者,可透過「少鹽少酒少體重、戒菸蔬食多運動」的「S-ABCDE」降壓六原則,有效進行血壓控制。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血壓正常卻很喘 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到1公分
高血壓越控制越喘?8旬嬤主瓣膜狹窄剩不到1公分險喪命
心臟長出果凍瘤全身亂竄 22歲女突腦中風栓塞北榮搶命
降低動脈硬化 基因治療防猝死
領先全球 台美研究找出冠狀動脈硬化新機轉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
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6大壞習慣最傷心血管健康
67歲中風男長期未回診 疏於照顧瀕死邊緣送醫救回
冠狀動脈狹窄最常見 4因素中1恐讓你罹心血管疾病更近
不想頸動脈長斑塊,就讓血管變年輕!12指標檢測你的血管年齡
心血管疾病猝死頻傳 醫: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
一破就要命!心外科醫教你如何預防主動脈瘤炸裂
醫病天地/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無故胸悶胸痛要注意
心律不整會影響全身!醫曝5大危害:一發生恐跟你一輩子
年輕人得心臟病比例增加? 醫曝保命3關鍵
重訓習慣持續閉氣用力 醫:小心造成大動脈受傷
年輕就不會罹心血管疾病?專家提醒:未爆彈可能就在身邊
你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嗎? 醫揭「奪命過程」:完全無預兆
29歲男年輕又不胖!大夜下班運動後心梗險猝死路邊
腰痛到爬不起來,腹主動脈瘤破裂!5高危險群應警覺
41歲高膽固醇血症猝逝 醫師:6類人是高危險族群
再現團長死於高膽固醇血症 醫師曝光好發年齡
血管怎麼變硬?醫:動脈硬化從血管「長斑」開始
你是三高候選人嗎?醫提醒檢視自己是否有6大危機
杜絕疾病後患 心內醫教你如何在三高前期就擋下
血管凍齡有方法!逆轉三高 吃少不如做對一件事
研究揭女性血壓應比男性低!專家解析正常血壓值
主動脈瘤如體內未爆彈!心外醫:5症狀中1恐要命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孫愛用3C不聽勸 醫師:長輩這樣做、孫近視度數愈低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