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寒流來襲 心房顫動患者慎防中風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患者慎防中風。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患者慎防中風。
丁志榮/提供

天冷、早晚溫差大,各地紛傳猝死個案,其中包括心房顫動患者突發腦中風,衛福部豐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曹承榮提醒患者,務必在醫師評估下,長期服用抗凝血藥,才能有效降低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風險。

一名64歲心房顫動女性患者,最近因氣溫忽冷忽熱,導致阻塞性腦中風住院,兩周後病況穩定,卻又突然胸悶,引發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手術。另一名63歲女性也是心房顫動患者,出現胸悶、心絞痛等症狀,導致心肌梗塞,心導管手術四天後,右側肢體突然無力,且意識喪失,再引發阻塞性腦中風。

曹承榮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年齡愈大愈易罹患,中風機率為一般人五倍,心衰竭機率則是兩倍,死亡機率為2到3倍,被視為健康隱形殺手,患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藥來預防中風。治療方面,曹承榮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須服用抗凝血劑,傳統的抗凝血劑約可降低六成中風機率,但作用慢又易與食物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導致療效變化,因此患者須定期回診驗血,檢查藥物在血液中濃度。而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作用快、劑量固定,鮮少發生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副作用明顯較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指出,美國及台灣核准上市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一天一次或兩次,相當方便,不需定期回診抽血,大幅提高心房顫動患者的生活品質及便利性。

中華民國心律學會理事長陳勉成表示,抗凝血藥物以抑制血栓形成達到預防中風效果,相對地便會提高「出血」風險,若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拔牙等治療時,該不該停藥、該怎麼停藥、停藥多久才不會有風險等等,都一定要與醫師討論,不能自行停藥。

曹承榮補充說明,不論傳統與新型藥物都能有效降低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風險,但因藥物特性會抑制血液凝結功能,若患者突然發生意外事故(如跌倒)或須要緊急手術時,快速反轉抗凝效果,才能減少可能發生無法止血,或無法進行手術的致命風險。

為此,國內引進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專一性的反轉劑,15分鐘內就可恢復凝血功能,反轉效果可持續超過12小時,讓心房顫動患者突遇意外時,可以緊急進行手術。

心房顫動 抗凝血藥物 腦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