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容易導致血液滯留於心臟內而產生血栓,進而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甚至全身性栓塞,所以對於高栓塞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往往需要使用口服抗凝血劑來降低中風及全身性栓塞的發生機率。
【要不要停藥?】
服用抗凝血劑 必先告知醫師
目前口服抗凝血劑的選擇有傳統口服抗凝血劑以及新型抗凝血劑兩種,傳統的抗凝血劑為常見的warfarin(歐服寧、可邁丁);新型抗凝血劑則包括有pradaxa(普拴達)、xarelto(拜瑞妥)、eliquis(艾必克凝)、lixiana(里先安)。
這些口服抗凝血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出血,因此若您要進行外科手術或者是拔牙之前,需同時告知手術醫師和開藥醫師,針對您的手術類型、栓塞風險、出血風險、抗凝血藥物種類以及腎功能狀況進行評估,再來決定是否有必要停用抗凝血劑以及需停幾天的藥。
低出血風險 或可考慮不停藥
根據2016年台灣心房顫動治療指引建議,某些非常低出血風險的手術,可以考慮術前不需停用抗凝血劑,例如表淺皮膚手術、牙科手術、白內障和青光眼手術,以及沒有切片的單純內視鏡檢查(表一)。但是需強調的是,相同的手術術式在不同人身上風險都不一樣,而且在手術術式也可能在術中依照實際狀況有所改變,所以建議您仍須在術前與手術醫師討論,評估是否停藥。
【要停藥多久?】
傳統藥、新藥 代謝時間不同
假若您的醫師建議需於術前停用抗凝血劑,醫師將依據您服用藥物的種類、栓塞、出血風險、以及腎臟功能來決定如何停用抗凝血劑。傳統的抗凝血劑代謝時間較長,一般而言會停到3-7天,醫師會抽血檢查,並依照病患凝血功能指數(INR值、國際標準凝血時間比),給予最好的停藥建議。
相對於傳統的抗凝血劑,新型抗凝血劑口服吸收效果比較快速,停藥後藥物代謝的速度也比較快,停藥的天數會縮短許多。由於每個新型抗凝血劑的腎臟代謝比率不同,所以醫師將會針對病患腎功能狀況、出血風險以及藥物種類給予建議(表二)。
心房顫動患者拔牙、開刀是否需停用抗凝血劑,其實因人而異,端看個人因素以及手術種類等來決定。建議務必於手術前諮詢手術醫師以及原處方醫師,共同討論評估,透過完整的臨床考量,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