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主動脈瘤破裂才手術 死亡率大於五成

陳偉華/台南市安南醫院心臟外科部長
陳偉華/台南市安南醫院心臟外科部長

支架介入手術 可完全無刀口

傳統的胸腹主動脈瘤手術,會有30-40公分的手術刀口,手術的創傷較大,出血量也較多,因此術後的復原時間較長。考量許多病人不能負荷,因此有介入手術這個新的方式,透過導管及導絲的方式,在動脈瘤的位置釋放覆膜支架,覆膜的設計可以阻擋血流並完成修補,這樣的支架是終身使用,手術後不需取出。

介入手術使用穿刺的方式置放支架修補,術後可以使用血管閉合器將傷口閉合,因此是無刀口手術,病人術後完全沒有刀口。需要的恢復時間較短,僅需2~3天即可出院。

目前健保給付胸腹主動脈瘤的支架介入手術,但特殊醫材或特殊支架,有些需要部份負擔,至於無刀口手術使用的血管閉合器則需要自費。

血管構造異常、年紀大或是身體狀況不佳的困難的胸腹主動脈瘤個案,無法單純使用支架修補,但又無法負荷傳統手術,因此會安排「混合式手術」,合併手術及支架修補同時進行。在無法支架修補的位置先手術置換,適合支架修補的位置則進行支架修補。混合式手術產生的傷口較傳統手術小,可以降低手術造成的創傷,將縮短住院天數至一周,相較傳統手術需要兩周至一個月的住院而言,可以說相差甚大。(記者周宗禎)

顏旭霆/高雄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顏旭霆/高雄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破裂再手術 死亡率大於50%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不少人疏於保暖,導致主動脈瘤破裂,生死一瞬間。醫師表示,目前主動脈瘤採用導管在血管中置入支架,已能迅速控制病情,這種介入性手術風險低,復原快,有些大型醫院已能做到門診手術,重點是病患自己要有所警覺。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主動脈瘤好發於有抽菸及「三高」疾病的老人,很多都是瘤體破裂引發休克,到急診才做手術,但處理上相對困難,風險也高。據國際文獻報告,一般常規手術約1%到2%的死亡率,等到破裂再手術,死亡率大於50%。因此65歲以上病患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篩檢,且註記要掃描有無動脈瘤,如有發現,即要定期追蹤。

他表示,除非主動脈瘤結構複雜,否則醫界已大幅減少使用需剖開腹胸的傳統手術,而採導管介入性手術處理。介入性手術是在主動脈血管內做導管植入支架,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住院時間相對減少。有些簡單的動脈瘤,林口長庚已能做到門診手術,當天做完當天就出院。

最近高雄長庚收治一名75歲腹部動脈瘤破裂的病患,在局部麻醉下利用經皮手術進行動脈瘤修補,手術約半小時,就快速控制。不過顏旭霆表示,動脈瘤介入性手術還是有10%以下的病例會發生支架移位脫落,需再次做支架手術處理;萬一瘤體感染,可能還需以傳統手術取出支架。不過與傳統手術相較,介入性手術的併發症及手術風險相對較低,目前全世界的趨勢已採用導管介入手術作為優先選擇。(記者王昭月)

謝景仁/安泰醫院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謝景仁/安泰醫院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術後追蹤不可少 戒除壞習慣

主動脈血管腹膜支架介入手術,從鼠蹊部腹股溝兩側進行,傷口小、失血量少、疼痛感輕、恢復速度快、減少可能的併發症。一般而言,通常血管介入手術後一周內就可以出院,傳統開刀手術要兩星期以上不等的住院時間。

但沒有任何一種手術是完全沒有併發症風險,因此,術後當然要追蹤。主動脈腹膜支架置放技術,仍有極低機率可能遇到支架位移、滲漏、置放不精準等情況。因此需要在手術後的第1、3、6個月進行電腦斷層掃描追蹤檢查,一年過後穩定,每年做一次電腦斷層即可。醫師也提醒,若術後有病變更厲害,或出現胸背痛、腹脹痛等情況,可能就是發生位移或滲漏,建議立即回診做詳細檢查。

術後要按醫囑服藥及定期追蹤,並且減少致病因子,例如戒菸、避免吸二手菸以及避免飲酒過量,建議保持心情平和、恢復健康生活型態並作適當的運動。值得注意的是,術後要避免激烈咳嗽,或是任何會增加腹壓的情況(例如便祕),可能都會導致支架位移。另外,重量訓練不可過度負重,搬運過重物品也不建議,這都會增加腹壓。(記者蔣繼平)

主動脈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