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式心臟支架較好? 專家:血栓率較高
心臟支架普遍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狹窄或心肌梗塞(俗稱心臟病發作),目前臨床常用的支架包括一般未塗藥的金屬支架,以及塗藥金屬支架。近年受到全球醫界矚目的是發展出能夠被身體自行吸收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然而今年美國最新臨床數據顯示,可吸收式模架置入後發生血栓比率高於金屬塗藥支架將近三倍。醫師呼籲,若選擇使用新款可吸收支架,術後用來預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藥物服用一年以上比較安全。
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醫師指出,早年治療心血管阻塞是採氣球擴張術,然而術後血管再阻塞比率高達30%。血管再阻塞成因分為兩種,一種是物理性原因,因為血管本身具彈性,經氣球撐開後會在數分鐘內縮回來,因此需要透過支架提供血管壁支撐力,這種情況使用健保給付的一般金屬支架就可以解決;另外一種是經氣球撐開後造成的心血管裂痕,需要數個月至半年時間復原,而修復過程血管細胞會過度增生因而造成再阻塞。這時候選用一般金屬支架的再阻塞發生率約15-20%,而支架上若塗有抑制細胞過度生長藥物,則再阻塞率可降為3%已下。
王宗道指出,近年新問世的可吸收支架同樣塗有藥物,但與金屬材質不同,而是採用乳酸材質,可透過血管壁中的巨噬細胞分解,大約至少3年左右才會完全吸收,需要時間因人而異,國外臨床也曾在血管影像上發現過沒有完全分解的支架。這種材質的支架大約5年前起在歐洲開始使用,近兩年也引進台灣,有少數病人自費採用,要價約12萬元。
目前國外臨床追蹤3年發現,可吸收支架比較棘手的是術後血栓問題,發生率較塗藥金屬支架來得高。臨床上血管再阻塞的表現是胸悶緩慢加重,但血栓出現則是嚴重可能致命的心肌梗塞,血栓比血管再阻塞有更大風險。因此若選用可吸收支架材質,抗血小板藥物必須使用到一年才能降低血栓風險。
至於哪些人不是合裝置可吸收支架? 王宗道說,由於目前可吸收支架是完全自費的醫材,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有容易出血而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體質的病患,及本身血管太細小或過彎曲病人,仍建議採用傳統金屬支架或需部分自費的塗藥支架。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影/32歲年輕女子小腿傷21個月未好 查出靜脈曲張作祟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就醫數大減 心臟內科求診反增
醫病天地/急凍 醫師籲保暖防中風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疫情爆發、不敢就醫 這病患者就醫人數卻逆勢成長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寒流瘋高山追雪 醫師籲穿雙防水鞋再上
低溫猝死?彰化縣4長者送醫到院前無呼吸心跳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
今晚K.O「霸王級」寒流!醫師、料理網紅教這樣做
免鋸開胸骨!微創手術助阿嬤擺脫急診人生開心迎春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更可怕!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超多人每天都吃
在家量血壓,怎麼測才準?專家:不同族群有不同測量時間
病患吃藥防腦中風 竟自行減藥量導致血塊增生
腳出現「6大症狀」超不妙! 久坐、久站小心下肢阻塞釀截肢
寒流全台急凍 醫師提醒溫差大威脅心血管病患安全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保暖 出現心肌梗塞症狀要立即就醫
胸悶、胸痛就是心臟病發作?醫師解析,這些非典型症狀更致命!
寒流發威頻傳猝死 專家籲跨年嚴防「溫差大」
青壯年莫名昏倒 當心先天性心臟猝死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連續寒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增 醫師:有症狀快就醫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