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9000餘名中年男女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近半數的心臟病發沒有明顯症狀,但仍有致命危險。研究並發現,發生這種「沉默心臟病發」(silent heart attack)者死於心臟相關原因的機率,是不曾心臟病發者的三倍。
這項「沉默心臟病發」的研究是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之一,由威克林大學醫學院主導,政府資助,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期刊官網。另外,研究發現,發生典型心臟病發(class heart attack)者死於心臟相關原因的機率,是不曾心臟病發者的五倍。
該研究指出,45%的心臟病發屬於沒有明顯症狀的沉默型。此研究從317名參加者的心電圖(EKG)發現有沉默型心臟病發,約占3%,這些病患因EKG異常,顯示心臟受損,但沒有可疑症狀。相反地,386名參加者爆發有症狀的心臟病發,占4%,他們的症狀包括胸痛、下顎和手臂疼痛及呼吸困難。沉默心臟病發則可能引起輕微疲倦或其他不明顯、看起來並不嚴重的症狀。
無論是典型或沉默心臟病發最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典型心臟病發較常發生在白人男性身上,至於非裔男性,兩種心臟病發的機率大致相同。在非裔女性方面,沉默心臟病發比較常見,白人女性兩者機率大致相同。
政府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有70餘萬人心臟病發,約12萬人因此死亡。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沉默心臟病發的治療應和典型心臟病發一樣積極,這些治療方法包括維持健康體重、勤於運動,控制血壓和膽固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