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再苦也沒人生苦。」很多人憑藉這句話夜夜與酒精相伴,卻很少人知道喝完臉紅紅是致命警訊,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飲酒恐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專家籲這類民眾別碰酒,只有把飲酒量降到0,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教授陳哲宏表示,台灣近半的人因先天遺傳缺乏一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一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的乙醛,即使只是飲用少量酒精,乙醛累積在身上除了引起臉紅、心跳加快、頭暈、噁吐,喝酒後累積大量乙醛。
陳哲宏介紹一個非常輕鬆的自我檢測自己是否也是「酒精不耐症」者,首先只要找出一張OK蹦及40度以上烈酒,在OK蹦的棉片上沾上烈酒,再將OK蹦貼在手臂上,靜置20分鐘後撕下OK蹦,觀察原黏貼處若有紅腫現象,則屬於「酒精不耐症」高風險族群。
陳哲宏說,台灣是全球帶有酒精不耐症人口比例國家,在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有酒精不耐症。據衛福部國健署歷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我國18歲以上人口飲酒率從98年的46.2%降至106年的43%,推估約有843萬飲酒人口,包括喝保力達B、維士比與藥酒。
過去一個月暴飲率則維持為5%左右,推估約有100萬民眾有暴飲情形,單次喝酒超過60克,約4至5罐啤酒、0.8瓶紅酒或1.3瓶保力達B/維士比,陳哲宏提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飲酒並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會有致癌風險,且健康風險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陳妙心表示,如有非喝不可的場合,請盡量減少飲酒量來降低風險,建議男性每日喝酒不超過2罐330毫升啤酒(約20g純酒精),女性則不超過1罐啤酒(約10g純酒精),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新生兒的健康,請千萬不要喝酒。
陳妙心表示,酒精在肝臟代謝後,代謝物除了會造成肝臟發炎、引發異常免疫反應之外,還會造成脂肪堆積而形成脂肪肝,此時如能戒酒,因肝臟具有再生能力,若能及早戒酒,除可以恢復正常功能,還可降低惡化的風險,但如果繼續喝酒造成肝臟反覆發炎受損,便會提高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