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咖啡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這些食物皆會減低食道閉鎖
胃食道逆流,是指原本該往腸道移動的食物與胃酸的混合物,卻往食道回流了!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但當反覆逆流刺激著食道時,食道仍像被灼傷一樣,所以常有胸口灼熱、喉頭處有刺燒感、口腔有酸臭味等情況。
若情況無法改善,還有可能會惡化成慢性食道炎,讓食道裡的細胞與組織異變,提高食道癌的風險,像是嚴凱泰、安迪等名人都因食道癌離世。
營養師也從飲食型態、生活習慣、身心狀態上提供緩解密技!
飲食型態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
每次朋友說最近會心灼熱、常常噁酸的時候,我若提到:「或許是胃食道逆流,快去家醫診所檢查!」對方都會一臉疑惑地回答:「可是,我沒有喝咖啡吃甜食啊!」看來廣告詞果然是另類卻成功的健康教育,深植大家心中。
事實上,可能誘使胃部內容物反流的食物,從種類、溫度、味道都有關係,而咖啡和甜食只是很常見的陷阱組合。
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會減低下食道肌肉張力,食道閉鎖能力會變小,當胃液混著食物回沖時,就無法阻擋它們逆流;甜食則會促進胃酸大量分泌,會提高胃部的酸度。胃部內容物的腐蝕性增強,所以當胃食道逆流時,更加重不舒服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抽菸也會減弱下食道肌肉的張力,並會減少唾液分泌,讓胃酸的酸度無法被稀釋,更惡化不適的情況;而太冰或過熱的餐點或飲料會讓消化速度變慢,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偏酸、辛辣的菜餚,或是橘子、柳丁、金桔、檸檬、蕃茄等較酸的水果或果汁,也都會讓發炎加劇。
治療胃食道逆流時,除了搭配藥物治療之外,並輔助暫停以上的飲食,才能更加舒緩哦!
生活習慣
三餐八分飽,以沒有飢餓感為前提,切勿暴飲暴食、吃得太過急促。
讓食物充分被咀嚼後再吞入,可以讓減輕胃部負擔,並維持良好的消化作用。睡前2~3小時內不再進食(即使是液態的牛奶也不妥當),更能防止平躺時食物回流。
減少飯後持續彎腰的姿勢,像是午休趴睡就不太適合,可改成在座椅上往後仰躺、或墊上抱枕讓頭與桌面相距半個前手臂高度。
衣物請以寬鬆舒適為主,不適合緊身衣、塑身衣、馬甲等,也請避免過於高腰的裙子、褲子,或者收腹效果太強的內搭褲與運動褲。皮帶和腰封也請在用餐後鬆開一至兩格,減輕對腹部的壓迫。
身心狀態
保持正常腰圍非常重要。腹部肥胖不單是會擠壓胃部,導致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甚至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都有關連。理想的腰圍女性是80公分(約31~32吋)、男性是90公分(約35~36吋)。
準確的測量法是輕鬆吐氣後,雙手自然下垂,以皮尺繞過肚臍的位置、不擠壓皮膚為準,不是量腰部最細的部位哦!
盡量讓心情放鬆。焦慮、抑鬱、生氣、不安等情緒會間接影響腸胃紊亂,不論是各種運動、心理諮商、靜坐冥想、出門走走,都能適度排解壓力,更能游刃有餘地調理健康。
作者:Emma周佑庭營養師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作者簡介:Emma (周佑庭)
「營養師帶你吃外食」的共同發起人。
具備台灣營養師證照、美國 NCSF 運動營養專家認證、保健品工程師、美容師等身分,擅長纖體、健體、美體的領域。
曾是國內多家知名診所的營養顧問,輔導人數超過千人,也曾在中國巡迴演講上千人的講座超過百場,累積超過十年的實務經驗,歸納出最簡易、可實行、極有感的飲食管理方法。
多年來透過教育培訓及產品推廣等方式,提供飲食規畫、主題講座等專業服務,是一位資深的營養顧問、企業講師與專欄作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排便後不要擦太乾淨 醫建議:擦到淡黃色就收手
接觸血液、體液恐感染C肝!出現噁心感、倦怠應警覺
共餐會被感染?肝炎患者遭汙名化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
吃米血上背痛竟是胃病轉移!醫曝轉移原因及胃痛避吃食物
男子罹患肝腫瘤 微波消融術10分鐘讓肝腫瘤壞死
玩社群、走進偏鄉防治肝炎,吉立亞醫藥─亞太ALL4LIVER獎助計畫推動B肝識讀
肛門有突出物可能是痔瘡 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就醫
便祕不只傷身也傷腦,導致憂鬱?醫:5招養成腸道好菌顧好腸道健康
婦人誤食4公分魚刺刺破肛門口直腸 竟導致終身洗腎
右下腹痛超過1天不要忍!闌尾炎初期像吃壞肚子 闌尾破裂恐嚴重感染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憂慮小孩染疫頻拉肚子 醫:焦慮引起的大腸激躁症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簡榮南:B肝用藥停不停 讓證據說話
簡榮南/固定療程或長期治療?B肝治療的省思
健保大數據/110年膽結石門診就醫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藥物縮小膽結石不見得是好事!醫:更易卡在膽管
膽結石需要積極處理嗎?醫詳解膽結石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老是「解放」不出來?營養師推薦4類「腸道順暢」食物,解除便秘危機
老翁半年2度總膽管結石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取石
急性腸胃炎個案增 醫師籲勤用肥皂濕洗手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婦人突然不會穿褲、裝藥盒 查出是患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心念決定了的健康!許瑞云:根治腸躁症,從釋放壓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