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B、C肝也不喝酒 為什麼還會肝硬化?
一名女性上班族來求診,她沒有B、C肝,不菸不酒也沒亂吃藥,身材還保持得很好、沒有脂肪肝,但是公司員工健檢報告卻顯示肝發炎指數亮紅字,指數達到7、80。很重視健康的她趕緊就醫想找出原因,醫師詳細問診後,懷疑朝自體免疫的方向考量,抽血再檢驗其抗核抗體(簡稱ANA)指數。
正常的指數應該是1:40,但她的指數則是1:1280,醫師安排她會診風濕免疫科做眼科淚腺、唾腺等檢查,顯示她合併乾燥症,經使用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治療,目前她的肝功能和乾燥症均改善中。
B肝表面抗體陽性非打疫苗產生者
也有肝硬化風險
B、C肝病毒是導致國人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為酒精,但是還有一種情形容易被忽略,那就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陰性且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陽性者。這種人通常被認為對B肝病毒已經有了免疫力,通常也會說是「沒有B肝」,不過,若B肝表面抗體並非打B肝疫苗後產生的,而是自然感染過B肝病毒後產生的,雖然血液內有了保護性的B肝表面抗體,但因為B型肝炎病毒DNA已長期嵌入在肝細胞當中,加上產生B肝表面抗體之前,肝臟可能已經有了各種程度的發炎甚至肝硬化而不自知,故日後仍有引發肝癌的可能。雖然機率比B肝帶原者少很多,建議還是至少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和抽血檢查。
除了B、C肝病毒及酒精外,有很多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影響肝臟健康引發肝硬化,列舉如下:
脂肪肝
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近幾年變成熱門討論話題。輕度的脂肪肝只要經過飲食控制、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逆轉的,所以過去大家認為問題不太嚴重,但近年來發現,脂肪肝若引起長期肝發炎,也會導致肝硬化,是除了B、C肝炎病毒以外最重要的肝硬化原因,所以非常值得注意。
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肝硬化
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肝炎,可能因為血液中伴隨著自體抗體及高濃度的血清γ球蛋白,因為無法分清敵我而攻擊自己的肝細胞,是一種自發性的肝臟疾病。由於攻擊的不只是肝臟,所以它的特徵常是多器官的侵犯,患者通常是因為肝外各種不同的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症狀就醫,檢查時發現同時有肝臟病變,或是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
心臟衰竭
慢性心臟衰竭的患者,由於肝臟血液長期回流受阻,引起鬱血性肝功能異常,長期可能引發肝臟充血,再惡化就可能形成肝硬化。許多患者是因為肝硬化引發了腹水才發現。
藥物、營養補充品性肝硬化
有部分藥物被證實具有肝毒性,例如抗生素中的四環黴素、紅黴素等,以及部分止痛藥、降血脂藥等,使用這些藥物治療疾病時,除需遵照醫囑外,還要密切追蹤肝功能。危險的是民眾常常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中草藥,甚至某些營養補充品,也是造成藥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除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長期服用導致肝細胞大量發炎壞死,甚至形成肝硬化。
肝臟被稱為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所以吃進去含有化學成分的各類食品、藥品,大多由肝臟代謝。要保護肝臟,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及補充品。
罕見的遺傳代謝性疾病
某些罕見疾病也可能引起肝病變,例如威爾森氏症。由於患者無法代謝「銅」,以致長期累積在體內,在腦部會引起神經病變,堆積在肝臟則可能引起肝硬化。
診斷自體免疫肝炎、肝硬化需靠病史和抽血檢查
想要判斷肝硬化是何種原因引起,必須靠詳細詢問病史及抽血檢查來辨別。因為自體免疫系統經常會同時攻擊全身其他器官,因此可能可以從病人的病史中看出端倪;例如病人可能同時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關節紅腫熱痛症狀;或是有橋本氏甲狀腺炎或是葛瑞夫茲氏病,會有明顯甲狀腺發炎。由於常規的肝硬化檢查中,並沒有檢查特定的自體免疫抗體這一項,所以通常是病人有相關的免疫疾病症狀才會進行檢查,有時還必須配合肝臟切片病理化驗,才能確知是哪一種免疫引起的肝發炎。
自體免疫性肝炎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少數患者是因為已經發展到肝硬化,出現腹水、黃疸、精神不濟、食慾不振,才被發現。所以如果有不明原因的乾眼症,合併口乾等問題,要懷疑有乾燥症的問題;有關節紅腫熱痛現象,要注意是否有類風濕性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則是會有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等許多症狀。確診免疫疾病後,要配合醫師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對肝臟及身體各器官進一步的傷害。
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肝硬化,治療重點是避免肝臟繼續發炎,主要是以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抗排斥藥物為主。
另外有兩種特別的自體免疫肝臟疾病: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英文簡稱PSC)和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英文簡稱PBC),這兩種疾病主要是自體免疫引起膽道發炎,進而引起肝發炎、肝硬化。主要治療是使用熊去氧膽酸(全名為ursodeoxycholic acid,UDCA)以調節膽酸的成份來改善膽道發炎,但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就需要考慮肝臟移植。
其他疾病引起之肝硬化需針對原發疾病治療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硬化,主要的治療要從原發的疾病著手,才能減緩其使肝功能惡化。
例如慢性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衰竭、心臟回流不順,引起肝發炎進而肝硬化,所以重點是改善心臟衰竭,才能減緩肝硬化繼續惡化。
藥物或營養補充品引起的肝硬化,也要找出引發肝發炎的原凶,盡早停用,打斷引起肝發炎的惡性循環。但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引起的肝硬化很難界定,尤其營養補充品包羅萬象,曾經有報告高蛋白食物補充品也可能引起肝功能異常,但是因果關係的確定很困難。所以最好不要亂用各種營養補充品或來路不明的藥品。
而罕見疾病如威爾森氏症,目前已經可以透過銅的箝合劑增加銅的代謝,來降低銅堆積所引起的神經系統及肝臟的破壞。
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硬化雖然無從預防,但是可靠著控制飲食、水分、鹽分、蛋白質等,避免肝病惡化。
【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86期(2019-04-15出版),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拚C肝治療 別忘了B肝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呷賽也能治病 她擺脫腹瀉苦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冬天做糞便潛血檢查 正是好時機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過餓會讓胃出問題?營養師:「空著的胃就是過酸的胃」
方志友父逝前流出黃色淚水 醫師說明為什麼
被爸爸笑小腿粗 單親少女竟吞棉花減肥致腸阻塞
吃太多粗糧也不行!4個習慣讓腸胃越來越受傷
喝氣泡水促進腸胃蠕動?醫師:可能加重這些疾病症狀
食物過敏 疑與腸道菌叢有關
胃痛的人可以靠吃粥緩解嗎?這幾種情況可能越吃越慘
膽結石阻塞引發膽囊炎 可用藥物緩解不開刀嗎?
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度引起的?很多人都想錯了
小腸中風成「直腸子」難進食 苦11年移植成功
吃辣傷胃還引起胃潰瘍?研究:辣椒素反而能護胃
腹瀉跑急診 創3年同期新高
醫病天地/常吃速食、手搖飲 小四生有脂肪肝
肚子痛到底哪裡出問題?痛到什麼情況該就醫?
神經內分泌腫瘤難察覺 腸胃常不適需檢查
腸躁症與腸胃炎傻傻分不清?!2招遠離大腸激躁症
「不吃醣」竟讓大腸劣化?2種飲食習慣可能導致腸胃生病
健康@news/姻親聚餐壓力大 腸道益生菌下降
上班族腹痛腹脹2年 原是腸躁症上身
鼻胃管不舒適又影響患者自信 「胃造口」已可取代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醫生告訴你大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驚!食物竟進不到胃裡 這個女高中生瘦如紙片人
8成大腸癌與飲食、生活有關 醫師教你從糞便顏色判斷腸道健康
猜你喜歡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頭痛6年找不出原因 射頻神經燒灼術15分鐘就搞定
腸胃有腫瘤,皮膚竟看得出來?長庚醫師:皮膚變這4種顏色,可能生病了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走路好處又多一項!男性每天快走半小時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別穿發熱衣褲運動!皮膚科醫師:男性可能得不償失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少婦天冷即手腳冰冷 原來罹患了「冷凝球蛋白血症」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
胃病的產生除了飲食 醫:「不運動」也是原因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影/持續胸壓迫,冒冷汗、想吐 恐是心肌梗塞找上門快就醫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