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到台灣旅遊的68歲日本老翁,突然肚子痛以及解血便,旅伴緊急將他送到台安醫院求治,因為出血,老翁血壓一度不穩定、瀕臨休克,經過醫護搶救,恢復循環功能及組織灌流,將他從危險邊緣救回。
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他患了俗稱「腸中風」的缺血性腸炎,也顯示鄰近一條腸血管狹窄,經過團隊細心處置後,避免緊急手術的險關,恢復良好,安然搭機返回日本,建議回日本進行腸道血管手術,以免復發。
腸中風就像腦中風一樣,因為腸道血流不足而造成組織缺血,進而產生黏膜潰爛、出血,嚴重的甚至黏膜全層壞死、破裂,可突然發作,是一種腸道急症。
任何造成血流不足的原因都可能引起缺血性腸炎,例如心律不整、血管狹窄、休克等,因此缺血性腸炎好發超過60歲的人,少數因自體免疫性血管炎、服用藥物、三高控制不良等情況的青年及中年人,也有可能發生腸中風。
腸中風初期的常見症狀為腹痛,通常也很難指明是哪個區域的肚子痛,有時可以痛到臉色蒼白,全身冒汗,有時也只是悶悶的痛,大部分症狀都來得比較急而嚴重,但也有慢性、間斷性疼痛,腸道缺血產生組織潰爛或壞死之後,會引起出血,造成血便,有的是鮮血,有的是像草莓果醬般的血樣物。
缺血性腸炎的診斷,以影像為主、血液數值為輔,而影像以電腦斷層掃描最快速、明確,藉由顯影劑的幫忙,可以判斷腸道是否壞死、破裂,也能偵查血管的通暢狀態,此外,大腸內視鏡影像也有極具參考價值的典型特徵,而血管攝影影像能辨別血管阻塞。
有腹痛、解血便的病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而老年人若有不明原因的反覆腹痛,腸道缺血是一個需要小心確認的疾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