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肝帶原者的抗原消失了,是否代表不會進展為肝癌?
A:不是的。醫師指出,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是健康者的10倍,即使表面抗原消失,罹癌風險還是高達常人的2.3倍之多,因此仍要持續追蹤肝臟健康。
B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加以攻擊,每10個人當中約有4人持續遭病毒感染,另5-6人則變成健康的帶原者。在這些健康帶原者體內,相關的蛋白質會卡在肝細胞的基因當中,隨著這群人年齡增長、肝細胞凋亡,死去肝細胞當中卡著的蛋白質也會跟著消逝。這就是許多帶原者到了50、60歲突然發現表面抗原消失的原因之一。
不過,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並不代表再無肝癌風險,根據研究,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是健康者的10倍,即使表面抗原消失,罹癌風險還是高達常人的2.3倍之多。尤其是已經有肝硬化的帶原者,這群人的肝臟細胞在不斷發炎與修復的過程當中,可能發生細胞修復不完整而癌化的情形,因此罹癌風險仍舊高。
一般建議,健康的B型肝炎帶原者每半年抽血檢驗肝功能與胎兒蛋白,並作超音波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且沒有肝硬化的人,可延長至每年作一次上述檢查;若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但已經有肝硬化的情形,就得每3-4個月作一次上述檢查,以追蹤肝臟健康。
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