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文/簡郁芬(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癌症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近〺年,隨著環境與生活型態改變,癌症人數逐年增加,人口高齡化也是癌症人數增加的一個重要因子。
雖然醫療技術與研究不斷有新的發展,但對抗癌症的最佳策略依舊只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臨床照顧癌症末期病患發現,許多個案平常很少生病,但一發現癌症就已是末期,患者常常是一家之主,令人遺憾,提醒民眾建立定期身體檢查的觀念。
建議癌症高風險族群,包括吸菸、嚼檳榔、曾檢查有大腸瘜肉以及大腸癌或是乳癌家族史,還有B、C型肝炎帶原者,務必定期檢查,國民健康局有提供四大癌症免費篩檢,可多多利用,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肝癌在台灣有高發生率與高死亡率,主要與B、C型肝炎帶原有關。建議B、C型肝炎帶原者,每6至12個月追蹤一次甲型胎兒蛋白(AFP)與腹部超音波,若超音波異常情形,建議每3至6個月追蹤一次。
AFP被稱為肝臟腫瘤指標,它原本是胎兒製造的一種蛋白質,若AFP在母血或羊水中異常升高,可能是胎兒神經管有缺陷。後來發現,有些癌細胞也會製造AFP,最常見是肝癌,但肝炎與肝硬化患者的AFP也可能上升。
癌症患者可能AFP指數正常,在非惡性腫瘤疾病也可能有AFP升高的狀況,因此,健康族群不適合用AFP篩檢肝癌。AFP通常用來作為癌症患者病程追蹤,癌症肝轉移很常見,尤其是消化系統癌症。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