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B型肝炎研究,是台灣為全球醫學留下的寶貴經驗。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昨天發表「迎戰B型肝炎,故事從『台灣經典』說起」,記錄這段可貴過往。
廖運範昨天發表新書,台灣從事肝炎防治的重要人物幾乎都到場,以慶祝「台灣肝病鼻祖」宋瑞樓今天94歲大壽。
廖運範還記得,當年他在宋瑞樓門下攻肝臟病學,那時醫師診斷肝病,只能仰賴病史、身體診察、例行的生化檢驗和一般X光檢查。
台灣自73年起,為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國人B肝帶原率下降,肝硬化死亡率下降1成至1成5,肝癌死亡率也下降5%到7%。
中研院名譽院長李遠哲說,1970年早期,不少學者認為B肝會誘發肝癌,學者畢思理在台北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展開研究,發現B肝患者有偏高肝癌發生率,論文並發表在1981年的「刺胳針」,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台灣醫學論文。
廖運範新書,以台灣的B肝經典論文(被引用國際學術期刊引用100次),回顧該論文的人與事,詳述台灣B肝各研究團隊發展,儼然是一部台灣迎戰B肝的「聖戰演義」。
彙整肝炎研究 肝病防治典範
【中央社/台北報導】台灣的肝炎研究享譽國際,中央研究院士、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系顧問廖運範彙整論文出版新書,記錄B型肝炎疫苗接種、肝炎藥物治療等經典研究,已成肝病預防及治療的典範。
廖運範今天舉行「迎戰B型肝炎」新書發表會,陳定信、陳建仁、吳妍華、陳培哲等B肝研究領域的中研院院士齊聚一堂,訴說1970年代以來,台灣的肝炎研究成果,也擔心肝病研究與防治的未來隱憂。
書中說明,美國學者畢思理、中研院院士宋瑞樓等人釐清台灣人肝癌、肝硬化死因是B型肝炎感染,B型肝炎可經由母子垂直感染,台灣1984年率先全球實施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後來經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等人證明,兒童青少年肝癌人數下降,歸功B肝疫苗。
廖運範等人先後發現,肝功能指數高低,對於口服藥干安能療效具關鍵性影響,因而改變國際通用的治療準則。近年他又發現,長效型干擾素療程與劑量的最佳搭配,會比口服藥更快達到治療目標,這可能影響亞太與歐洲的治療準則。
廖運範指出,台灣過往有傲視全球的肝病研究成果,但近年政府的重視卻大不如前,研究資源投入不足,擔心人才開始斷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