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月經異常、體毛或痘痘狂長,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9大飲食方式助改善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肝鬱氣滯、肝脾不和致氣機不順 成腸躁症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腸躁症為一種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基礎的、獨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中醫師林文彬表示,病症以腹痛、便祕、腹瀉為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發生的主要因素多為情志失調,以致於肝鬱氣滯、肝脾不和,結果導致腸道氣機不順、傳導失常。此外,飲食、勞倦、寒濕等因素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林醫師指出,腸躁症病位雖然是在腸道,但中醫認為,腸躁症和人的肝、脾、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也有著很大的關聯性,早期多屬肝鬱脾虛,若有夾熱、夾寒、夾痰情形者,甚至可能形成肝脾失調、寒熱錯雜等現象,後期多見脾腎陽虛,也可能有氣滯血瘀的情形。

臨床表現上,腹痛為最常見的症狀,疼痛部位通常是在下腹部,特別是在左下腹部,位於肚臍周圍者較少見,疼痛性質可分為隱痛、絞痛、劇痛、緊縮性痛等皆可能出現,一般來說,多在飯後或冷飲後發作或加重病情,但如果通便、排氣後就可望緩解疼痛,白天疼痛時雖然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很少在睡眠時痛到醒過來。

便祕也是很常見的症狀,患者往往糞便量少,但排便困難,大便呈羊屎狀,性質較為乾硬,患者經常在排便後仍有便感,且常常覺得腹部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有時排屎氣較多。腸躁症患者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一個或多個症狀,且不同時間發生的症狀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林文彬醫師指出,患者不太會發生大便失禁的情形,有些患者的腹瀉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泄瀉,糞便多為半液狀或糊狀,非脂肪性,量並不多,每天腹瀉一次或很多次,在排便時有窘迫感,可伴有裡急後重症。

腸躁症經常發作患者,可少吃多餐,經常腹瀉多吃容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鎮;常便祕者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粗糧等食物,同時患者應建立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腸躁症通常跟情緒有關,宜避免精神受刺激、消除緊張的情緒、保持樂觀的精神為預防保健的關鍵之一。另外,適當的體育活動可增強體質,也是預防腸躁症的好方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腸躁症 腹瀉 便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