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硝胺」剋星,用它包烤肉吃解膩又健康!一狀況避免選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劇烈胃痛食滯、寒滯、氣滯體質為多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以致於飲食不正常,有胃痛情形的人也愈來愈多。中醫師葉東昇表示,造成胃痛的原因分很多種,包括吃飯無定時、吃飽後立即工作或做運動、工作太過緊張、飲酒過度、愛吃辣食、經常把難消化的食物吃下肚等。傳統中醫則認為,胃劇烈疼痛的原因以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

葉醫師指出,胃痛病因複雜,有太操勞、飲食失去節制、體內中氣不足,或是寒邪乘虛而入所造成,古籍《證因脈治》則指出,也有久病「鬱而生熱,或素有熱,虛熱相搏,結鬱於胃脘而痛;或有食積痰飲;或氣與食相鬱不散,停結胃口而痛」。

葉東昇醫師進一步指出,胃是在人體腹腔的左上方,上面連接食道,下面連接十二指腸,為人的消化道中最寬的部分,胃的彈性很大,具有貯存食物的機能。胃與食道相接處稱為賁門,可防止食物的逆流,和十二指腸連接處則稱為幽門,為開合系統,能管控進入十二指腸的食物量,為中空囊狀。

胃酸本質上就是酸性,但胃黏膜會分泌黏度極高的鹼性黏液,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個薄膜能保護胃壁。胃壁肌肉可進行具有方向性的蠕動,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形成乳糜,最後就慢慢把食物推入小腸中,若胃部受到損傷,就可能開始疼痛。

胃痛為胃部發出的警訊,代表胃已經受損傷,中醫師葉東昇表示,臨床上依病程可分為三期,胃痛在初期為功能性,中期為器質性,後期為虛弱性,依此分別辨證論治,對症下藥。

葉醫師指出,初期分為胃氣壅滯、肝胃不合、胃熱內蘊、濕熱中阻等四類型。若患者胃脘脹痛,以脹為主,打飽嗝或放屁則舒或餐後加重,偶爾打飽嗝間作,腹脹、胃口差者,屬胃氣壅滯,治療上適合用陳皮、香附、佛手等藥材。

胃脘脹痛,攻竄兩脅,遇惱怒則加重症狀,偶泛酸嘈雜、胸悶嘆息者,屬肝胃不合,治療上適合用白芍、柴胡、金鈴子等藥材;胃脘灼痛,痛勢急迫,脘部灼熱拒按,且煩渴多飲、便秘、尿黃者,屬胃熱內蘊,治療上適合用黃連、黃芩、枳殼、大黃等藥材。

葉東昇醫師進一步指出,胃脘痞悶而痛、泛噁嘔吐、嘈雜吞酸、心煩口苦、身重肢倦、嘴巴黏膩、尿黃、大便黏者,屬濕熱中阻,治療上適合用厚朴、黃連、茯苓、藿香等藥材。

其次,中期以瘀血阻滯為主,患者常有胃脘疼痛,疼痛時有定處,如刺如割,同時痛時較久,常見臉唇色黯、久治乏效、餐後或夜間病情加重,治療上適合用金鈴子、延胡索、五靈脂等藥材。

後期分脾胃氣虛、脾胃虛寒兩種。胃脘隱痛綿綿不止,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則疼痛減少,遇勞則發,胃口差,大便溏者,屬脾胃氣虛,治療上適合用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等藥材;胃脘隱痛或冷痛,喜溫喜按,但遇冷加重,且畏寒肢冷、大便清稀者、精神疲勞、身體乏力、口淡不渴者,屬脾胃虛寒,治療適用黃耆、白芍、桂枝、生薑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胃痛 中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