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胃腸道基質瘤 勿隨意停藥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專家指出,由於胃腸道基質瘤(GIST)在過去因病理歸類不同,使得GIST發生率被低估,不少罹病友也不認識何謂GIST,更不知從何尋找資源。

發病年齡 約50到70歲

胃腸道基質瘤癌症希望協會中區督導戚繼玲說,胃腸道基質瘤是發生在胃腸道的惡性腫瘤,以前在分類上,可能被歸類為淋巴癌等其他癌症,直到近年才有更清楚的歸類,發生率約每100萬人有10至20人,平均發病年齡約50到70歲。

根據96年統計,GIST發生於胃部的有184人、小腸有126人,這幾年病例數愈來愈多,除了較常出現在胃、腸道,偶爾也出現在食道,不同部位所出現的症狀也不同,因此很難早期發現,必須經過切片診斷、確認。

標靶藥物 健保給付兩種

基質瘤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對病友來說,最大的困擾是因為罹病人數不多,台灣也沒有基質瘤的病友支持團體,一開始「霧煞煞」、不知道要怎麼找資源。近年因有標靶藥物上市,可先用藥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並延長存活期。目前健保給付兩種標靶藥物,第一線給付標靶藥物為基利克(Glivec),第二線用藥標靶藥物是紓癌特(Sutent)。

胃部腫瘤 術後注意進食

在臨床照護上,依據腫瘤的部位而有差異性,發生在胃部的腫瘤,在手術後因暫時不能進食,常見體重減輕,但隨著手術完、會慢慢的恢復、改善,若是胃切除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傾倒症候群」,一旦吃東西太快,食物很快地進入小腸,立即吸收消化,血糖會一下子升高、胰島素分泌過快,會出現心跳過快、頭暈症狀等,因此平時更應該細嚼慢嚥,吃飽後要先坐下休息。

腸部位者 要補充營養品

至於結直腸部位切除的病人,可能會有解便次數頻繁的困擾,約3到6個月才會慢慢改善。如果因小腸切除較多,可能會影響營養吸收,可與營養師討論、選擇適合的營養補充品。

胃腸導基質瘤病人接受標靶治療,常見疲倦、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基利克可能會肌肉疼痛,或水分聚流在下肢、眼眶周圍,看起來水腫, 病人可適時與醫師討論,並減少鹽分攝取。

標靶藥物紓癌特的副作用,主要是手足症候群、口發炎、胃腸不適等症狀,也是一樣與醫師溝通,適時調整藥量,或尋找緩解副作用的治療,千萬不要隨意停藥。

病友團體 支持就在身邊

戚繼玲說,目前國外仍有標靶藥物的臨床試驗進行中,GIST患者不要放棄希望,若要尋求資訊,可以向醫院的癌症窗口諮詢,向癌症希望協會索取GIST的手冊,另外國外已經有資料豐富的病友支持團體,英文網站也可供參考http://www.gistsupport.org/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腫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