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新生兒即使接受B肝疫苗注射,仍有一成可能成為帶原者,衛生署擬從今年九月起,免費為這類新生兒補打B肝疫苗第四劑。
台灣從七十四年起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國人B肝帶原率已由百分之十到廿,降到百分之一以下。
不過,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慧玲指出,若母親是B肝帶原e抗原陽性,即使新生兒接種疫苗,仍有百分之十的帶原率,日後有機會發生猛爆型肝炎甚至肝癌;至於e抗原陰性母親,所生孩子的帶原率則小於百分之一。
陳慧玲說,不少B肝帶原媽媽以為孩子打B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就沒事,但建議最好在孩子七個月大至一歲時,再回醫院抽血,以瞭解有否產生保護性抗體,或已有B肝帶原。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說,若母親有B肝帶原,孩子在滿周歲時檢驗發現B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皆為陰性,最好補打B肝疫苗第四劑。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組長劉定萍也說,衛署正研擬公費補接種B肝疫苗第四劑的政策,最快今年九月實施,但施打對象還需經專家會議討論。
目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的時程,分別是剛出生打第一劑,出生後一個月打第二劑,六個月打第三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