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治腹瀉 中西醫療法相通

【聯合報╱林鴻基/中醫師(本文作者兼具中、西醫師資格)】

拉肚子,總會有人給他善心建議:「暫時不要吃東西」、「喝運動飲料」等等。市售運動飲料,為了口感,糖分含量較高,易入喉,但是在腹瀉時為補充電解質的來源並不恰當,因為過高的糖分會使得腸粘膜不適應。現在很多人都會記得將運動飲料對以同等量的開水,才會有預期中的治療效果。

中西醫治療腸炎,中心思想類似,手段卻大不相同。不論是中醫、西醫,都是基於平衡的觀念,也就是身體流失而缺乏的成分,再利用人為方法補回來,再靠著自體免疫力、抵抗力恢復健康。

西醫處理水樣腹瀉病人,常會吊點滴,必要時,會加入主成分為鉀離子的電解質溶液。針對腹痛、腹脹或腸子蠕動過快等症狀,醫師會開一些平滑肌鬆弛劑來放鬆腸子;嚴重者,甚至用止瀉藥來達成類似麻痺的效果,腸子一麻痺,腹瀉自然就停了,嗎啡便有絕佳的止瀉效果。

另外,也會利用消脹氣藥讓病人舒服些。上述這些讓症狀減輕的處理,醫學上稱為「支持療法」。若大便是黏黏、臭臭、稠稠的,甚至有血絲,並且解至馬桶裡沖水還不易散開,便懷疑有細菌感染,這時,醫師便會加上如抗生素殺菌、抑菌。

病毒感染或虛寒體質引發的水樣腹瀉應稱為「下利」,解至馬桶裡沖水容易散開,而大便黏臭或含血絲的腹瀉則應稱為「下痢」,兩者同音而不同字。中醫在下痢的處理上類似西醫,也是利用苦寒的藥來達到類似西醫抗生素的效果,常用的方劑有黃芩湯、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等。

針對「下利」,按照「寒者,溫之」的邏輯,只要給予溫藥,如理中湯、四逆湯便可有效治療。中醫還有一種獨特的方法來治療水瀉,以利尿法將大腸裡過多水分,導引從小便排出,讓大便鬆軟度恢復正常,效果不錯。

中藥利小便的藥比西藥利尿劑要來得溫和許多,常用的中藥有五苓散、豬苓湯、車前子、茯苓等。還有若腸子過度滑動,也會使用礦石類藥物,一方面希望能鎮靜中樞神經,另一方面讓消化道的粘膜收斂起來,水瀉自然止了。最常使用的方為「赤石脂禹餘糧湯」;唯因是礦石,有結石之虞,使用的機會較少。

中醫常說的「陰虛火旺」,這個「陰」是指「體質」、「本質」,因為體質虛了,身體便會有反彈似的代謝增強,像脫水造成的發燒、更年期的婦女因為荷爾蒙匱乏的臉部潮紅、結核病或癌症末期的病人臉部的泛紅都是。中醫處理陰虛火旺,針對體質虛弱造成的代謝反彈,所用的滋補的方式,便叫作「滋陰」。我常常在想,西醫打點滴,便是一種形式的「滋陰」。

※延伸閱讀》
.腹瀉喝運動飲料 更糟
.夏季暑熱 吃得健康防腹瀉
.飲食正常多運動 可防腹瀉便秘
.慢性腹瀉 生食冷食碰不得

【2009/05/09 聯合報】

腹瀉 中醫 運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