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容易被忽略的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聯合報/趙舜卿/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主要症狀是腹脹、惡心、食欲減退或嘔吐,還有體重減輕,學者Von Rokitansky在1842年提出醫學文獻中第一個案例。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好發於10至30歲間的年輕女性,盛行率為0.1至0.3%,兒童盛行率比大人低。原因是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的夾角過小,而明顯壓迫到十二指腸,一般臆測認為與後腹腔脂肪層或結締組織流失有關。

根據過去醫學文獻紀錄,某些特定情形或疾病較易產生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如脊椎骨手術後、胃繞道減肥手術後、精神性厭食症、燒傷病患或創傷病患需急救加護者等。

從症狀診斷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非常困難,必須靠影像來佐證,如鋇劑上消化道攝影檢查、電腦斷層或超音波等。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過去十幾年來計有20幾例兒童罹患上腸繫膜動症候群,這些病童年齡介於8至15歲間,女生是男生兩倍,其中幾例因為精神性厭食症導致上腸繫膜動脈與主動脈夾角突然變小,幾例因為腦瘤併急速體重下滑,2例動過脊椎手術,但有18名病例無特殊病因,這18位病童經由手術或藥物治療後,半年追蹤半年,近七成病童在臨床症狀、食欲與營養狀態下有滿意的改善。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的手術時機並不十分明確,有些專家認為出現明顯腸阻塞現象(腹痛伴隨持續嘔吐),長期厭食併體重減輕者,可考慮手術,研究發現,有上述症狀者經由手術,往往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

常用的手術方法為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術後患者進食內容可由可直接由十二指腸前段流至空腸,而不會經過十二指腸後段阻塞處。藥物治療常借助於蠕動劑與制酸劑,部分病童會獲得緩解,但部分病童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應考慮手術治療。

請家長注意,若孩子飯後腹脹或腹痛,而且伴隨惡心、嘔吐或體重減輕等現象,可能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及早診斷,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合併症也可能可以減少日後手術的可能性。

【2009/01/07 聯合報】

厭食 體重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