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便便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有臭味是正常的?
A:其實,健康者的糞便應該是沒有氣味的。
糞便的臭味可能源於腸道內的致病菌遠遠多於益生菌,致病菌與食糰交互作用後,會產生硫化物等酸度高、有刺激氣味的物質;臭味也可能肇因於消化不良,食糰停留在消化道過久、過度發酵,而產生酸性、難聞的物質;若聞起來如燒焦味,可能源於小腸功能不良合併腹瀉;腥味則可能來自上消化道或腸胃道出血。
糞便的氣味、顏色、型態等,都相當程度反映著身體的健康狀況。
糞便若呈現淡黃色,常見是膽汁與胰液分泌出現問題、影響到脂肪吸收,脂肪隨糞便排出,才讓便便看起來較黃;糞便呈現墨綠色,可能代表腸道致病菌過多、吃到遭細菌感染的食物,另外,壓力過大、暴飲暴食致使消化不良,也可能因此「剉青賽」;糞便如呈現灰白色,可能源於肝、膽、胰臟出狀況,致使膽汁分泌不足。
糞便若呈現紅色,可能代表腸道有腫瘤或息肉、直腸肛門口有痔瘡、肛門口發生肛裂等,因為出血才導致大便顏色改變;但若少量出血的位置在上消化道,原先少量鮮紅色的血液經過長達4到6公尺的小腸、0.9到1.2公尺的大腸,經過氧化還原反應會轉變成黑色,大便看起來就會黑黑的。
糞便的形狀則反映水分與蔬果攝取是否足夠。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將大便分為七種型態,第一型猶如羊大便或黑色粉圓,第二型呈長條但明顯凹凸不平,兩種型態都反映水分與蔬果攝取不足,已經便秘了;像玉米的第三型以及像香蕉的第四型是較理想、較健康的型態;第五型是一塊塊的鬆軟大便,第六型是糊狀大便,兩者都反映可能有輕微腹瀉、腸道菌相失衡或對特定食物過敏等;第七型的水便已是嚴重腹瀉,須立即就醫治療。
諮詢專家/開業肝膽胃腸科醫師林宗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