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數不需使用農藥的蔬菜!天氣漸熱食欲差,2種涼拌菜吃了不發胖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長期「忍便」 她被迫斷腸


記者陳立凱/攝影

有便意,可別忍著不上,一名女性長期「忍便」,致使大腸神經變性,最後連上廁所都成問題,就醫診斷發現大腸壞死,最後切除部分腸道。醫師提醒,一定要順從便意,忍太久對於大腸絕對是傷害。

台北醫學大學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吳柏鋒說,台灣人礙於禮節、環境或工作壓力,即使便意再急也會忍,曾有位中年女性長期習慣「忍便」,長時間沒有解便,疼痛不堪,至醫院求診,但大腸已無法蠕動,最後被迫切掉沒有功能的大腸。

吳柏鋒說,臨床上,習慣長時間忍便的多數是女性,以20歲到40歲最多,男性反而是腸躁症比較多,因為不忌口,吃什麼拉什麼,造成腸道敏感。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科主任王輝明說,長時間忍便,容易造成便祕,必須用力上廁所,讓括約肌受傷,肛門括約肌主要是由兩條提肛肌在支配,一旦用力過度,兩條神經變性,到時候便意一來「想忍也忍不住」。

王輝明建議國人,養成每天解便的習慣,根據中醫說法,早晨六時到八時的氣血循環最適合排便,現代人晚睡晚起,沒有定時解便,其實也是「忍便」的一種。

北醫附醫大腸直腸科主任郭立人說,便祕定義是三天以上沒有解便,或解便耗費過久,解出的便像羊屎一樣,若多喝水、多吃蔬果都沒有辦法解決,建議盡速就醫。

排便 腸躁症 括約肌 肛門 腸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