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新藥來了,眾所期待為治療帶來一線曙光,但政策方向與健保給付懸而未定,醫師與患者「觀望」態勢明顯,甚至有患者決定先不積極治療,只為等新藥上市,獲得健保給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任余明隆指出,去年C肝治療人數比前年大幅降低,人數幾乎逐月減少,推估因C肝新藥問世消息不斷,醫師與病人都期待療效較好、副作用少的新藥上市。
但余明隆擔心:「期待愈久,傷害愈多!」嚴重的C肝病人若遲遲未治療,病程可能加速,若拖到第四期肝硬化才治療,未來罹患肝癌機會還是很高,且C肝沒有疫苗,愈晚治療、傳染風險就愈大,傳染率無法下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莊萬龍指出,找出C肝病人是第一步,建議推廣篩檢,如日本全面實施C肝篩檢,可掌握確切病人數,釐清優先治療對象,或在健保卡註記,透過醫師不斷提醒,提高治療率,達到預防效果。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說,疾病愈早開始治療,後續造成的健康與經濟衝擊愈少。美國有研究曾估算,若不及早治療肝炎,來演變成肝硬化、肝癌的醫療費用,將是早期治療的五到卅倍。
但簡榮南坦言,如何取決治療優先順序是兩難,若先治療較嚴重的個案,輕微個案輪到治療時病情恐已加重,這需要專家審慎討論病情決定。
💪更多健康推薦
‧退休節儉夫妻擁2千萬「開始大手筆花錢」兒以為遇詐騙 實情令人欣慰
‧業務退休準備「20萬夏威夷旅行」慰勞妻子遭狠打臉…最終人財兩失
‧80歲現役醫師為何不和妻子一起散步?他曝真實原因:更有助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