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了只是浪費錢?美國藥劑師稱她絕對不吃的3種保健食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泌尿腎臟

部分用藥抑制排汗 增中暑風險

夏日天氣燠熱,不要在中午時段外出,多喝水,避免發生中暑等熱傷害。圖/123RF
夏日天氣燠熱,不要在中午時段外出,多喝水,避免發生中暑等熱傷害。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且無適當防護,人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常見出現中暑等熱傷害,嚴重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三成。專家提醒,若民眾服用治鼻塞、流鼻水等含抗組織胺,或抑制腸胃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汗腺,不易散熱,劇烈運動增加中暑風險,呼籲民眾夏季保持涼爽、多補充水分,遠離熱傷害。

北醫附醫急診科主治醫師高偉峰表示,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當出現頭暈、頭痛、惡心、想吐、虛弱、口乾等熱衰竭症狀,趁清醒時及早處置,可避免熱中暑,包括在陰涼處休息、灑水、吹風,降溫到39度即脫離險境,若降溫5分鐘意識、呼吸循環沒改善,就要立刻送醫。

高偉峰說,人的體感溫度受溫度、濕度、風速影響,即便是室溫36度,但濕度100%,相當於63度高溫。而當人體「產熱」速度大於「散熱」速度,就容易出現熱傷害,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夏季頂樓、車內都容易高溫,高偉峰指出,日前一名70多歲男性,與太太住在頂樓,因沒有開窗、開冷氣,也不開電扇,某日中午先生熱昏被送到急診,當時體溫飆到41.8度,且神智不清,醫院緊急搧風、灑水、吹電風扇,所幸1小時後清醒。

國健署提醒,熱傷害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預防熱傷害三要訣:首要保持涼爽,可穿輕便、透氣衣服;其次多補充水分;三是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

熱傷害 熱中暑 熱衰竭 補充水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