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日前衛生署發布藥廠主動回收一批紅血球生成素產品訊息,消息報導後,引起部分洗腎患者疑慮。台灣腎臟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元灝醫師指出,洗腎患者不要過度恐慌,如拒用紅血球生成素,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
林元灝指出,紅血球生成素屬於一種賀爾蒙,用來刺激骨髓造血。洗腎患者腎臟功能較差,無法自然合成及分泌,只能透過注射方式補充,藉此維持體內造血功能。
一般來說,洗腎患者每周需補充二至三次的紅血球生成素,為了安全起見,醫師都會嚴密監控病患體內紅血球生成素的數據,如果超過36單位,就會先暫停使用,以減少血栓風險。
這次廠商內部例行品管檢測作業時,意外發現一批紅血球生成素產品的藥效不穩定。基於安全理由,主動通報衛生署,並立即從醫院、洗腎中心以及藥局等處回收受影響的三批貨號。
林元灝指出,這批產品效價不穩,有些過高,有些過低,從臨床使用來看,都不會影響洗腎患者健康。例如,效價偏高產品效價僅增加一成左右,原本1000效價變成1100效價。
不過,為了病人健康安全,醫師平常就會微調劑量,微調時都以500為一個單位,效價從1000增加至1100,對病人影響幾乎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引發併發症。
林元灝指出,洗腎患者應正面看待這次藥廠主動回收事件,臨床顯示,這批產品對於洗腎病友的風險程度極低。林元灝強調,在臨床血紅素的監控及醫師的觀察把關之下,施打紅血球生成素,並不用擔心血栓問題。因為注射後,約一至五天就會從人體完全代謝排除。如果病人仍有疑慮,應主動請教醫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