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傳統雙側腎臟、輸尿管摘除手術傷口大,成大醫院泌尿部研發讓病患平躺進行的腎臟摘除手術,避免過去患者必須側躺引發的後遺症。
成大從2006年開始試用這種新方法,到今年5月,雙腎摘除病例累積達17例,最近將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受到矚目。
成大泌尿部主治醫師歐建慧表示,傳統雙側腎臟、輸尿管摘除手術,必須在腹部畫上長約20至25公分的傷口,因傷口大、恢復慢,長期洗腎,體力較差的患者對此常視為畏途。後來雖然研發腹腔鏡,但腎臟位於後腹腔,手術時患者必須側躺,如果雙側都要切除,醫護人員必須在手術中翻動病人,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又常捨棄腹腔鏡,回到傳統開刀方法。
成大研發的方法,患者平躺,醫師在腹部切開7公分長傷口,切除雙腎時,左右兩側還各有兩個1公分的開口,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如果單側開刀,也可以使用相同方法,而且經由後腹腔手術、不經腹腔,也可避免掉術後腸沾黏等問題。
歐建慧表示,病患側躺可能因壓迫而產生神經、血管問題,如手臂無力等,甚至有患者橫紋肌溶解死亡的案例,雖然併發症機率不高,但平躺手術仍有其優點。
一般人泌尿道癌症發生率約萬分之2至3,洗腎患者罹患泌尿道癌症比率達1%,其中有12至16%,雙側都有腫瘤,必須全部摘除。洗腎病人罹腎癌機率高,可能與洗腎藥物、免疫力下降或是過去曾使用不明中草藥與止痛藥有關,常見症狀是無痛性血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