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67歲陳先生因高血壓性心臟病長期用藥,他用藥後產生許多不適,向多科門診求診,同時服用高達20種藥物,包括降血壓、利尿劑、止痛藥、憂鬱症用藥等,其中利尿劑就高達4種,長期下來,腎功能嚴重受損。
今年2月,陳先生因頭暈及在家中多次跌倒,前往市立聯醫陽明院區老年整合門診求診,才被醫師發現後多重用藥的情況。治療他的醫師陳明正說,已將陳先生用的20種藥物減至5種,目前腎功能已恢復正常。
陳明正說,病人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一開始服用降血壓藥,藥物副作用包括下肢輕度水腫及便秘腹脹,病人卻誤以為腸胃道出毛病,向腸胃科求診,開始服用腹瀉藥及利尿劑。水腫及便秘雖因此緩解,卻開始夜晚頻尿,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甚至多次跌倒;又因輕度憂鬱,轉向精神科求診。
陳明正說,這樣看診、拿藥、看診、拿藥,最後病人同時服用的藥物高達20種,甚至他一開始服藥降血壓,最後疑似用藥太多,血壓偏低,還服用升壓藥。
陳明正表示,病人會頭暈、多次跌倒,就是因為服用太多種降血壓藥;病人求診時已出現輕微脫水症狀,如皮膚彈性差、常口渴等,疑與服用4種利尿劑有關。
陳明正表示,老年整合門診曾做過調查,老年人多重用藥比率高達72%。建議家人檢視老人家用藥習慣,盡可能減少不需要的用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