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副總經理陳孝平日前在一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中,針對占健保支出不小比率的洗腎費用指出,去年一名血液透析患者的健保支出約52萬元,腹膜透析患者約42萬元,鼓勵患者選擇採行腹膜透析,也許有助於紓解當前健保財務困境。然推動此一政策,首在醫療資訊應更透明化,也就是要落實病患「知」的權利。
陳孝平是出席第4屆國際腹膜透析學會亞洲論壇時,提出上述看法。他表示,其實台灣健保給付模式,有利於醫師輔導病患在家自行操作腹膜透析。這幾年來健保局陸續推出幾項措施,鼓勵醫療院所更樂於提供腹膜透析醫療服務,當病患了解不同透析方式的利弊後,選擇腹膜透析的意願也較高。
然而,目前台灣地區因腎衰竭而需洗腎的近6萬名病患中,選擇腹膜透析的只占8%。陳孝平認為,這種情形應和醫療資訊不夠透明有關,很多患者面臨洗腎的第一時間,只知「洗腰子」的血液透析,不知另有「洗肚子」的腹膜透析。再加上醫療人員若未明確解說,病患往往會選擇血液透析,導致腹膜透析病患成長緩慢。
健保局近年來陸續推出鼓勵採用腹膜透析的三項措施:
1.原本只限地區醫院級以上醫院才能提供腹膜透析,民國93年起放寬到基層醫療院所也能實施。
2.民國94年起,健保給付腹膜透析的處置費,由6940點增加到8675點,每點的點值由1元提升到1. 2元。
3.健保補貼自動腹膜透析儀器租金,增加病患操作腹膜透析的意願。
陳孝平說,腹膜透析對病患而言,作息自由度較高,也可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但該選擇哪種洗腎模式,還是應尋求醫師專業判斷,不應強求。
【2009/11/11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