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奇美醫院最近調查在南科無塵室裡上班的男性工程師發現,普遍都有不喝水及憋尿的習慣,導致沒有家族病史卻發生血尿及尿路結石的比率高,而且年輕時就病發。
南科一名32歲的廠務工程師,因作業線設備損壞,進入無塵室內搶修,連續工作10小時後,突然發生尿液變紅及疼痛的狀況,經送醫診斷為尿路結石。
奇美醫院南科附設聯合診所主任黃建元表示,這名工程師過去並沒有結石病史、家族也無人曾結石,研判應該是長時間缺水及憋尿造成尿路結石,合併急性血尿。
黃建元表示,由於穿無塵衣很麻煩,工作人員不太喝水、憋尿,過去多數注意女性作業員的尿道感染問題,但較少人關注男性工程師。
他針對70多名無塵室男性工程師進行調查,發現9.3%曾有尿路結石問題、27.1%曾血尿;而台灣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約9.5%,血尿約20%,可見工程師血尿比率偏高。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結石的高峰期年齡約45歲,但工程師發生的高峰卻在30至35歲,明顯年輕化。
此外,過去認為男性的泌尿道結石可能與遺傳有關,但調查的男性工程師有家族病史的只有7.7%,顯見另有原因。
他認為,應該是長期的憋尿與少喝水引發,調查的工程師每天在工作中喝水少於600cc及上廁所次數少於1次的都占了一半以上。
他表示,喝水少易使尿液濃縮,產生結石,男性每日的飲水量應有1800cc,女性約1500cc,同時避免喝礦泉水,而喝純水,但也不宜飲用太多,超過3000cc不適當;憋尿則不能超過3、4小時。
【2009/10/07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