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芳醫院小兒部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萬芳醫院小兒部
【文/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亞秦】
蛋白尿的出現與否、蛋白尿的多寡對於腎臟疾病的患者疾病有無惡化、疾病控制的狀況都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在小兒腎臟科門診中,常見的問題,除了泌尿道感染,血尿,尿床,另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蛋白尿了。
正常情況下,腎臟的腎絲球會形成天然的障壁阻止大分子的蛋白質,並只容許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質(如白蛋白)進入尿液中。而這些小分子蛋白質大部分又會經過腎小管的再吸收回到體內,因此只有少量蛋白質能排入尿液中。
臨床上測量蛋白尿的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二種。一般健康檢查多採用定性的方法,也就是試紙檢驗法。試紙測驗法對白蛋白較為敏感,其他的蛋白質則準確性較低。另外某些情況下會有偽陽性結果(例如非常濃縮的尿、鹼性尿、病人有血尿膿尿、尿液被染污..等)。相反的如果尿液太過稀釋,酸性尿又或者尿中的蛋白質不是白蛋白則會出現偽陰性的結果。所以臨床上會視病人情況,用定量的檢測法做更精準的檢查。
臨床上病人若有蛋白尿並合併血尿,腎功能異常或高血壓,則罹患腎臟疾病的可能性較高,診斷上除了詳細的病史、家族史詢問,定量尿蛋白的量,抽血作一些血清免疫或生化的檢查外,必要時甚至可能需要做腎臟切片來輔助診斷。
但蛋白尿並非一定與腎臟疾病有關聯。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有良性的蛋白尿。例如激烈運動、發燒,曝露於寒冷環境中,或是姿勢性蛋白尿…等。所謂的姿勢性蛋白尿是指當病人站立時,會有蛋白尿出現,可是當病人躺下,蛋白尿會消失。這種情況多發生於青少年,其作用機轉目前尚未有定論。
如果尿液檢查發現蛋白尿也毋須過度擔憂,除了檢視有無合併其它症狀:如水腫、高血壓,有無腎臟疾病家族史外,最好還是尋求醫師的幫忙,以確定是否必須做更詳細的檢查。因為蛋白尿的出現與否、蛋白尿的多寡對於腎臟疾病的患者疾病有無惡化、疾病控制的狀況都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因此及早發現病因及早治療對於疾病的預後是相當重要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