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中藥單方 能治攝護腺肥大?
一位好友寄來一個電郵。我點擊裡面的網路連結後,看到一篇標題為「花生根中藥單方 治癒男人攝護腺肥大」的文章。我接著在網路上搜索,發現類似的文章大概有上百篇。
該文章劃分成4個部分:(第一)康寧世先生在揚善月刊發表一篇文章,闡述他因攝護腺肥大而發生排尿困難,以及他求醫種種治療的過程,(第二)治療攝護腺肥大的中藥方,(第三)嘉義大學教授發現花生根具抗癌功效,(第四)介紹攝護腺肥大的病症。
關於第一部分,我查不到康寧世這個人,而揚善月刊僅有一些零星的資料,看來像是早已停刊。至於有關患者病情及求醫過程,寫得實在非常紊亂,難以理解。所以,我對這一部分的評論是「頗有蹊蹺」。
第二部分是最奇怪的,因為它所提供的治療攝護腺肥大的中藥方,裡面竟然沒有花生根。事實上,整篇文章都沒有提到如何用花生根來治療攝護腺肥大。
至於第三部分,講的是花生根可能具抗癌功效,這跟攝護腺肥大並無關係。
所以,我的總結論是,此文的可信度大約是十分裡的兩三分。
不過,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篇有關花生根可用來治療攝護腺肥大的研究報告。這也是唯一的有關這個療法的醫學文獻。
此報告是發表於2014年,由一個中國大陸團隊用老鼠所做的研究。而於同一年,由幾乎是同一團隊的人,申請此療法的中國專利。
有關花生根具抗癌功效的實情是這樣的:
嘉義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02年發表一篇報告,闡述他們發現花生根含有白黎蘆醇。
有關白黎蘆醇的醫療功效,包括癌症,我已有發表質疑的文章(請點我),所以就不再重複。
總之,這篇網路文章雖看似善良,但還是跳不出似是而非的框框。至於花生根是否真能治療攝護腺肥大,目前的支持證據實在非常有限。尤其是,此文完全沒有提供花生根的藥方。所以,讀者如想嘗試,最好問問有經驗的人。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版主林慶順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的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版主是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來經營這個網站,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https://professorlin.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女體重速增瘦不下來 竟是腎上腺有腫瘤
洗腎患者「不寧腿」麻癢症狀 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助改善
北榮智慧AI即時預判心衰竭 9萬名洗腎病友福音
癌症治療副作用多 奇美客製化中醫輔助治療65%症狀改善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醫病天地/連假塞車憋尿 她尿道發炎
男性勃起障礙勿亂服壯陽藥 恐導致症狀惡化、危害健康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30歲後出現腰痠、尿道感染別輕忽!醫:多囊腎初期無特別症狀
無痛性血尿千萬要小心!雲林婦女不在意竟檢出是腫瘤
醫病天地/軟式輸尿管鏡 清除結石無傷口
咳也漏尿急也漏尿熟女好尷尬 1次麻醉2手術解危
逾半慢性腎病患者輕忽三高控制 腎利黃金8守則應落實
腎病患者不吃三高藥 醫師:恐「傷腎、傷心 」
她疝氣難啟齒 手術擺脫陳年之痛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醫解答「透析條件」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健檢查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醫師:逾4公分才需追蹤
塞車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危險族群你是嗎?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退休族腰痠血尿動不了好崩潰 術後享受「好動」人生
如何正確喝水促進身體排毒? 醫:除了白開水,還有4種飲品也有排毒效果
空氣清淨機擺哪最適合? 醫師教你不受環境毒害的排毒法
三類食物都是引起小腸黏膜發炎的元兇! 醫:守護腸道健康你須這樣吃
夜間多尿是警訊頻跑廁所難眠 潛藏疾病問題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
洗腎中血壓飆高 醫師籲注意重複下針血管壁變厚
冬天排尿不順?當心攝護腺肥大引發腎衰竭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